欢迎光临东莞文学艺术网!
11111
文联动态
  • 千人书法大赛厚街学子挥毫泼墨大显身手11月16日上午, 2024年厚街镇第十二届“鳌台书院杯”青少年千人现场书法大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在岭南书院(鳌台书院)举行。本届赛事吸引来自全镇各中小学及高校近2000名青少年书法爱好者参加,共同切磋书法技艺,展示了厚街镇书法文化的浓厚氛围,助力文化强镇的建设,用文艺力量赋能“百千万工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颜奕端,东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
    11-18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2023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热情讴歌在党的领导下东莞人民在工业兴起、壮大,尤其是新型工业创新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以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进一步挖掘“国际制造名城”和“东莞制造美学”城市名片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提升东莞作为新型工业城市和“中国新工业诗歌创作研究中心”、“全国新工业诗歌联盟”在全国的影响力
    11-18
  • 近日,东莞市在广东省第十一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中斩获4金3银1铜的佳绩,获奖作品涉及现代粤剧、粤曲、小品、快板、评书、木鱼歌等多个门类,全面、立体、齐整地展现了东莞戏剧、曲艺高质量发展现状。为总结回顾东莞在戏剧、曲艺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加强对全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引导,11月15日,由东莞市文联主办的“东莞文艺论见”东莞市优秀戏剧曲艺作品分享交流会,在东莞文联文艺空间举行。分享会上,黄汉杰、莫双恩
    11-18
  • “肖隆东,以欧阳肃为笔名的诗人,将他的诗集命名为《世界里的风筝》,这个标题本身就富含深意。‘风筝’的象征就显得尤为深刻。在天空翱翔的风筝,展示了人们对自由和梦想的渴望。
    11-13
  • 今年以来,“东莞文艺新实力”似乎成了文艺界的“热词”,不管是在私下场合,还是公开报道。特别在文艺青年中间,他们或表示有幸参与,或表示“羡慕嫉妒”,或退而结网,争取明年申报。
    11-12
  • 由东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江祎霞带领的东莞市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文艺志愿者协会的艺术家一行奔赴南疆,与当地文联共同举办“光影纪实、文化互鉴:东莞制造与西部叙事的互动观察活动”,通过摄影展、交流会、讲座等多种形式展开深入的文艺互动交流。
    11-11
  •  近日,东莞青年诗人许泽平的新诗集《绿意与春声》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他的第三部诗集。许泽平在国内80后诗人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近年来东莞比较活跃的诗人,有不少作品在《诗刊》《诗选刊》《草堂》等名刊发表。
    11-11
  • 11月2日,“原点——东莞当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在东莞市文联文艺空间开幕。此次展览由燕美术馆馆长陈小燕策展,呈现了黎薪历、罗丰、炫名三位莞籍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布面油画、综合材料、艺术装置等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当代艺术作品82幅。
    11-05
  •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热潮中,10月15日,东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埙文化分会与东莞惠贤爱心服务队携手走进贵州都匀归兰山区的学校,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强基工程”公益助学活动,为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了温暖与希望。  活动现场,爱心涌动。东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埙文化分会和东莞惠贤爱心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学费资助,缓解了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让孩子们能
    11-04
  •   《人民文学》研究交流中心进驻“中国作家第一村”;“放歌新时代 诵说新辉煌”朗诵展演暨“十年·听见东莞的声音”东莞专场朗诵晚会在北京举行;广东首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文联成立……  东江南部支流河畔,东莞市文联办公大楼静静坐落着,一个个东莞文艺界的好消息源源不断从这里传出。  去年以来,东莞市文联围绕文化强市建设部署,立足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联”字为纲,充分发挥好组织优势,统筹好“做人的工作”这
    11-04
  •   为更好地总结经验,缅怀前贤,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为全面推动东莞书坛“飘香、繁星、传薪、扎根、筑巢、引凤”六大行动谱新篇、展新貌、迈出新征程,特开辟东莞书坛“名人、名家、名作、名品、名师”五名工程、文艺两新群体、女书家和书法新秀专栏,全面展示东莞书法家的艺术风采和精神面貌,讲好东莞故事,助力“百千万工程”,为东莞文化强市的建设添砖加瓦。【创建书法强市•东莞书坛名家】黄伍广专辑  黄伍广,笔名黄敬
    11-02
  • 凤岗碉楼■ 柳明银凤岗历史悠久,从明清时期起,一批又一批客家人迁徙而至,立村筑围,将此荒凉无序之地变成了民风淳朴的礼仪之乡,传承了客家文化。清代嘉庆年间,凤岗人开始出洋谋生,开创了向海外移民的历史。凤岗碉楼,就是客家文化和华侨文化的一份珍贵历史遗产。据调查,新中国成立前,凤岗乡村有160座碉楼,后因自然灾害毁坏和拆建等,现存有120座碉楼。这些碉楼,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中大部分由海外华侨回
    11-02

微信关注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