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以“时代文学?典范引领”为主题、由深圳市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公益性文化活动——2019年(第二届)“全国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学院指导,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市文联、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深圳出版集团主办。活动上“全国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最受网民喜爱的劳动者文学好书”“全国劳动者文学好书优秀出版社”,三大名单发布,获奖者在颁奖典礼上受到表彰。其中广东东莞诗人彭争武的诗集《寻找》,位列“全国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榜单之中。
作者的奋斗历程是时代群体的缩影之一
彭争武生于1970年代,湖南平江人。二十多年前,彭争武走出农村,来莞务工,成为上个世纪百万南下务工的青年之一。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奋斗,彭争武早已扎根城市,以城市人的身份,在东莞安居乐业。其奋斗的过程,是改革开放大时代下外出务工群体的缩影之一。
《寻找》一书中的作品主题多与诗人自身经历的生活有关,借助自己的感知与回忆,探索生活和生命的哲学性思考,并回应世界与自身。今年3月份,《寻找》由花城出版社隆重出版后,就得到著名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谢有顺,作家》杂志社主编宗仁发,当代著名诗歌评论家燎原等文学界名家推荐。
燎原认为,彭争武用这部《寻找》承担起了外省务工青年下半段故事的讲述,并呈现有别于上半段的纵深感。“诗集中彭争武以过来人已趋平和的心态,对于自己过往岁月的盘整与梳理,不知不觉将群体命运与自身来龙去脉打通,因此诗集中关于自己‘新一代移民’故事的讲述,才有了区别于上半段的纵深感。”
谢有顺表示,《寻找》是彭争武一次艰难的自我确认。“那些人生细节、心灵记忆,在诗歌写作中被聚拢、打量、省思、塑形,更重要的是被平等对待。不省略苦难的经验,也不厌弃那些破败的遭际,抚平了怒气和怨恨之后,以宽广、仁慈、沉静、简省的语言来审视来路、寻找未来,进而让一个人的生活与一个时代如此胶着在一起,同荣辱,共进退,这就是诗歌的生命,也是一个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的精神证据。”
【作者简介】
彭争武,男,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湖南平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主席,东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民建东莞市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在《诗刊》《人民文学》等刊发表诗歌作品250多首,诗作多次入选年度《中国最佳诗歌》及《中国诗歌选》《中国年度诗选》,曾获东莞荷花文学奖。现居东莞。出版有诗集《无语的夜》《诗三月》《东莞书》。曾担任过广东省鲁迅文艺奖(文学类)、广东省文学创作职称评委。
- END -
文图 | 沈汉炎 赵水平
编辑 | 市文联网络文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