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由广东楹联学会、东莞市文联指导,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主办,东莞市楹联学会承办的“联颂可园”全国楹联征集活动在东莞市可园博物馆隆重举行颁奖仪式,同时举办东莞市楹联学会第五届会员“小雪雅集”活动。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广东楹联学会会长、广东楹联书画院院长邹继海,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陈玺,东莞市可园博物馆馆长赵长庆等指导单位、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领导嘉宾,以及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和东莞市茶山南社两个楹联学会创作基地的代表,还有部分获奖作者和楹联爱好者共100多人出席了活动。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馆长赵长庆致辞:楹联创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策划开展诗词楹联文化活动是可园博物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举办此次活动,是点染可园风物,壮大可园文脉、丰富可园内涵的有益举措,可园之美在创作者的点染下将更具风采。有了大家的参与,可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将更具活力,大为可观。
广东楹联学会会长邹继海作了讲话,他表示:非常高兴在临近新年之际,再次来到可园参加这一文化盛事、雅事,可园作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文化品位影响力都很高。可园作为文人雅集聚友吟诗作对、弹琴作画的地方,有很深的文化积淀。我们当今也要往可园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留下时代的印记,作为对以前、对当今、对将来的人有一个交代。希望东莞诗联界的朋友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诗词对联,留给后人更多的借鉴和传承。也希望“小雪雅集”活动能成为东莞市楹联学会的一个受群众欢迎,有影响力的亮丽招牌,以多种的活动形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东莞市文联书记、专职副主席陈玺在讲话中指出:可园是东莞的标志性建筑,楹联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典雅和短小精致文化形式,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将可园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建筑跟楹联结合一起是非常好的构思。一副好的楹联能对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东莞市楹联学会一直以来举行立足东莞,学术性强的文化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此次活动对凝聚东莞楹联界,提高创作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希望藉此活动,用楹联来弘扬传统文化,擦亮可园这块东莞文化名片,让更多的人认识东莞,来到东莞。同时也希望东莞的楹联家能在自身创作以及全国各地楹联作品的鉴赏中有所增益,创作出更多立足本土,歌颂东莞,传播正能量的优秀作品,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做出更大贡献。
东莞市楹联学会会长朱达明表示,为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展楹联文化的新空间,让楹联为名园再一次增添光彩。东莞可园以“联颂可园”为主题,发起向全国征联比赛的活动。历时两个多月,通过网络征集和现场采风创作等形式,得到了各地联友的广泛参与。藉“联颂可园”全国楹联征集活动颁奖仪式,同时在这里举行东莞市楹联学会第五届“小雪雅集”,让会员们再次欣赏可园的精巧,深入感受名园的魅力,从而激发创作热情,多出精品。“小雪雅集”是东莞市楹联学会的年度会员雅集活动,通过活动加强会员对市内名胜的了解,在提升即席对联创作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东莞名胜的知名度。
征联活动评委会主任林杰作评审工作总结:征联收到的稿件,作者遍布地域之广,人数之众,收到的楹联数量之多,超出了原来的设想。从所有参赛作品可以看出,这些参与者为了能写出好联,都曾大量地查阅有关东莞可园的资料,为的是能写好符合主题的参赛作品,这从所有参赛的作品中都能感受得到。这些参赛者的积极参与,为东莞可园在全国做了一次很好的宣传。从这次入选的结果看,广东的作者稍为占多,这肯定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但在“佳作联”中,也有来自内蒙古、安徽、湖南、江西等地的佳联入选,显示出全国联坛对这次征联的重视。在发言中,还对部分入选楹联佳作进行了深度点评。
东莞市楹联学会会长朱达明、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原馆长罗派钧为入选作者代表颁发证书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馆长赵长庆、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容启东为优秀奖作者代表颁发证书
广东楹联学会会长邹继海、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陈玺为佳作奖作者代表颁发证书
颁奖仪式结束后,随即举行东莞市楹联学会第五届“小雪雅集”,开展游园创作与现场出题对句等会员雅集活动。
- END -
文图 | 市楹联学会 可园博物馆
编辑 | 市文联网络文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