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国内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和文艺家之间的创作探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喜迎建党100周年,助推东莞文学“异军突起”,12月25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粤赣文艺家联合创作采风暨“东莞作家写中国”系列活动在莞启动。粤赣文艺家联合采风团先后实地参观了东莞展览馆、可园博物馆、松山湖华为“欧洲小镇”等地,感受东莞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城市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于25日下午在东莞市文联会议室与东莞本土作家举行了座谈交流。
采风花絮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文联、上饶市文联、鹰潭市文联主办,东莞市作家协会、东莞市麻涌镇文联承办,接下来,东莞将组织文艺家采风团赴江西省上饶市、鹰潭市采风,启动开展“东莞作家写中国”系列创作采风活动,创作一批以粤赣红色文化为内容的高水平的文学艺术作品。
企望采风交流中碰撞出创作灵感火花
座谈交流
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陈玺发言
据悉,近年来东莞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加入中国作协的东莞作家有50余名,文学创作积累了一定成绩,东莞的诗歌、散文、小说、非虚构和文学评论等文学门类在全国也有一定地位。座谈会上,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陈玺提出了“如果东莞文学艺术板块缺少江西籍板块会怎样”的话题议题,他认为,江西文脉深厚,尤其明清以来,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文化积淀深厚,培养了大量了各类文学艺术人才。改革开放以后,更是有大量的江西人来莞工作与生活,不仅为东莞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东莞充实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人才。“我代表东莞文联感谢你们,如果没有江西籍文艺人才在东莞的扎根,东莞文学艺术就没有如今这样蓬勃繁荣的局面。”
“举办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让两地这么多文学家、艺术家相聚一堂,互相认识,诚挚交流,是一次互鉴学习的机会。” 陈玺希望以后两地文学家、艺术家更加紧密联系,“走一走,看一看,一起采风,相互交流”,“让赣江水与东江水融为一体,碰撞出更多的创作灵感火花,浇灌出更多璀璨的文艺花朵。”
上饶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营春发言
上饶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营春表示,来莞之前他已通过多种方式初步了解了东莞,但当天周密的安排和参观走访,更是让他感受到东莞人民浓浓的热情和温暖,感受到岭南文化的丰富多姿和深厚底蕴,也感受到了东莞发达的经济极其背后的活力。
徐营春表示,东江之水发源地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桠髻钵山,最终送到珠江,粤赣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血缘相连”。他代表江西省上饶市文联欢迎东莞文学家、艺术家到江西采风指导,通过两地交流,创作出更多文艺精品和力作。
东莞人文根深叶茂提供丰富创作资源
东莞市文联主席、东莞文学艺术院院长周汉标发言
活动上,东莞市文联主席、东莞文学艺术院院长周汉标介绍了东莞这块“神奇的土地”。他说,东莞是一扇“觉醒之门”,180年前虎门销烟打开了中国人觉醒之门,翻开了中国近代史首页。东莞是一块“开放之地”,1978年虎门太平手袋厂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其模式随后在广东省、全国各地推广,成为改革开放无法绕过去的标志性事件。东莞也是一处“圆梦之湾”,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处珠江口重要位置,被香港、广州、深圳拥抱其中,是广东重要门户,过去、现在、未来,东莞都是一处“所有梦想都会开花的地方”。东莞综合实力强劲,以一个地级市位居新一线城市前列。
东莞在文学艺术上,十年来随着文化名城建设而崛起。“东莞文艺要继续努力,要向江西文艺界取经学习。”周汉标说,东莞文联将继续全面深入推进东莞文艺“飘香”“繁星”“传薪”“扎根”“筑巢”五大行动,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频共振,有力地促进东莞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和东莞城市品质提升建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组成采风团进行两地交流采风,并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非常有意义。” 鹰潭市文联党组书记陈玉泉则表示,粤赣两地采风活动已经持续几年了,两地文艺家热情高涨,应该再接再厉,将这个品牌活动打造成一张文化名片,让两地文艺家年年满怀期待,热情满满,收获满满。“希望两地文学家、艺术家在这次活动结束后,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为活动增添色彩。”
鹰潭市文联党组书记陈玉泉发言
陈玉泉用“根深叶茂”来形容自己对东莞的印象。他表示,虽然自己是“匆匆过客”,但这趟走访,让他深切感受到东莞深厚的文化地底蕴、丰硕的文化艺术成果和繁荣的社会经济成绩,这些将给他们江西文学家、艺术家提供丰富的创作资源。
深入采风共创粤赣红色文化题材作品
东莞市文联文艺创作部主任、市作协常务副主席胡磊发言
粤赣渊源深厚,两地文艺家联合采风活动也已经持续了几年,是两地文艺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品牌和平台。本次活动将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粤赣两地联合,组织两地文学家、艺术家深入两地采访,加强两地革命题材和改革开放题材文艺精品创作,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展示红色历史,发扬红色传统,举红军旗,走红军路,穿红军衣,吃红军饭,喝红军酒,唱红军歌,听红军故事。
东莞一行结束后,采风团将到江西上饶市、鹰潭市采风,参观当地的红色革命纪念圣地,感受革命先烈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爱国精神,搜集革命题材和革命故事,通过“边走,边看,边思考”,创作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并集结出版。
通过本次系列采风交流活动,希望让两地文学家、艺术家创作一批以粤赣红色文化为内容的高水平的文学艺术作品,出版一本图文并茂的采风成果书籍,同时搭建一个长期性的粤赣文学艺术及文化产业交流互动平台。
军旅作家陈永康发言
“东莞和江西都是艺术、文学创作的富矿,希望我们能把这个富矿开好挖好,开出金子来。”北京著名军旅老作家陈永康当场表态,他将用最快的时间写出满意的作品“交卷”。陈永康祖籍东莞麻涌,早年父辈参加革命到了延安,后生活在北京,但他对东莞感情非常深,每年都要回东莞看看,还在麻涌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同时写过长篇小说《东江剑魂》等东莞相关的作品。“我是东莞人,血管里流着东莞人的血,而江西,我也去过很多地方,很多江西的朋友和同学。我也参加过很多采风活动,但没有像今天这次这样深入、密切的活动。”陈永康说,他很感谢这个机会,也很珍惜这个机会。
深入采风共创粤赣红色文化题材作品
东莞麻涌镇文联主席王卫东发言
上饶市美术家协会女子画会长张灵莉发言
据东莞市文联文艺创作部主任、东莞市作协常务副主席胡磊介绍,开展本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粤赣文艺家联合创作采风暨“东莞作家写中国”系列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践行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同志对省作协工作的批示:“结合大湾区建设,把文化、文学、艺术搞好,要异军突起。”
胡磊表示,2019年7月,由东莞市文联与东莞市作家协会联合出台了《东莞文学“异军突起”战略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组织“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和“东莞作家写中国故事”专题创作交流活动。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根据东莞作家的原生地情况,结合作家自身创作资源优势,将分期分批组织东莞作家赴湖南、江西以及中原、西部等内地省份开展“重返故乡”和“东莞作家故乡行”创作采风实践活动。
《东莞文学“异军突起”战略实施方案》还提到,将推进“东莞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工作机制,给作家提供方便,定点深入东莞镇区、家乡及省外与写作内容有联系的地域采风调研,到江浙地区、江西赣州、安徽凤阳等地新农村开阔视野,到重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事件现场、社会生活现场的最前沿作第一线采访体验,用自己的笔记录时代的脉动,用东莞文学讲述精彩中国故事。
- END -
文 | 沈汉炎 林川
图 | 东莞市作家协会 麻涌镇文联
编辑 | 市文联网络文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