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莞文学艺术网!
11111
文联动态

写作,启动思想,表达成长,荣耀未来——东莞市第二届校园文学创作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640.webp.jpg

文学作为时代风貌与精神气象的触角之一,最能通过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熏陶来把握时代脉搏,进而审视当下并烛照人的灵魂。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学事业,未来发展势态的兴废盛衰,关键还取决于文学写作的接棒人青少年作者。他们在怎样的创作环境中浸染淬炼,就会收获怎样的文学果实。

当东莞人仍在回味“一炮而响”的首届东莞校园文学创作大赛颁奖典礼时,由东莞市文联指导,东莞文学艺术院、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办的东莞市第二届校园文学创作大赛的评审结果及获奖名单已揭开面纱。4月7日,东莞市第二届校园文学创作大赛终评会在东莞市文联会议室举行,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以及优秀组织奖等。

大赛展示出东莞校园文学创作层次生态

本次校园文学创作大赛,旨在深入实施《东莞市文联“十三五”期间文艺繁荣计划》和《东莞文学“异军突起”实施方案》,发现文学新人,加强培育扶持,全面展示东莞校园文学创作成果。本届大赛得到各镇街文联、各作协分会、广大学校及培训机构的大力支持,自2019年8月至10月征稿以来,共收到参赛作品770篇,其中小学组308篇、初中组353篇、高中和高校组109篇。本次大赛作品体裁多样,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剧本、童话、辞赋等。

为充分彰显本届大赛的高规格和专业性,本届校园文学创作大赛邀请了东莞本土知名作家和学者担任评委。专家们从作品的思想立意、创新能力、文字语言、逻辑构架等角度进行评审。经初评、复评,小学组共有91篇作品入围,初中组共有96篇作品入围,高中、高校组共有54篇作品入围。

据评委介绍,同首届大赛相比,第二届参赛作品整体水平更高,体现出各组别参赛对象与指导老师对本届校园文学创作大赛的重视。评委分析认为,大多数作品很可能是为参赛而专门创作,而不是平时的随意性投稿,有明确的冲奖意向。从参与的情况看,大赛参与度广,涵盖面大,影响力强,基本展示了东莞当前校园文学创作水平的真实面貌和层次生态。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高中生、大学生获奖作品已达作家写作层次

本次大赛新增高校组别,作品质量和评选范围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因高中组来稿不多,评委会最终将高中组和高校组融合为一个组别,共有54篇作品进入终评。

大赛终评评委吕文彬点评高中、高校组一等奖获奖作品《渡我》时表示,这篇科幻作品作者是虎门中学高二学生黎嘉欣,该作品将科幻与现实场景不断切换,结构严密,故事精彩,语言老道。同获高中、高校组一等奖的还有东莞理工学院大四学生黄秋丽的《归来》。吕文彬点评说,该作品构思巧妙,以一个九岁离乡,八十多岁归来的老人视角,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将老人儿时记忆和现在的视角闪回,来反映一个乡村的变迁,语言老道、风格独特。

多位终评评委专家均认为,高中、大学组的文学创作水平较高,尤其是获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基本达到了专业作家水平,内容、角度、风格等都超出了评委们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东莞高中、高校学生颇为爱好文学,东莞有着良好的文化风气和文学创作土壤,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从这些作品中,我看到了青年学生在文笔和构思上都比较巧妙,能将当代文学手法与传统文学内容融合,适合当下阅读,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吕文彬建议学生,在学习当代叙事手法的同时,夯实传统文化功底,让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走得更远。

初中生作品朝向未来、内心与传统

初中组终评评委黎启天介绍,初中组作品质量相较上一届有明显提高,作品初步摆脱了填鸭式应试作文的形式,具有文学创作的印记,内容上更是体现在“朝向未来、朝向内心、朝向传统”三大特点。

部分参赛作品表现了对未来时空叙事的文学想象,不少作品充满科幻味道,让人读后脑洞大开。比如获初中组一等奖的科幻小说《斩腐计划》,作者廖奕涵是东莞中学南城学校初一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独立体系的宇宙世界,瑰丽非凡,通过丰富的故事和文学手法,刻画出一个正义、有良知,有道德的主人公形象。

朝向内心是这个年龄段学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点之一,他们社会经验不多,侧重于书写内心体验、个人情绪,但可贵的是,不少作品摆脱了假大空的、僵硬的作文写作弊病,写出了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生命特征,给人很好的真实性阅读体验,同时在语言和个人观察上都给人以很好的新鲜感。比如,初中组一等奖作品石龙二中学生张琬姿的《背影》,在写法上与朱自清的《背影》截然不同,它把故事设定在桂花村里,通过桂花这个意象与爷爷形象刻画结合,通过桂花高洁的品质来衬托爷爷的品质,写作维度上更加丰富。

此外,来稿作品中有不少以文言文形式创作的文学作品,体现初中学生朝向传统的文学创作特点,诸如《与诸君共勉书》等三篇获得二三等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些初中生对传统语言的把握很到位。

小学组评委李盛昌则表示,本届大赛出了不少好的文学苗子,其中有的小学生竟能创作出两三千字的佳作,颇为可喜。但也有不少作品模仿痕迹明显,存在对生活的观察不足的缺点,他建议学校与作协作家多互动,让学生能多接受有理论有创作经验的作家的指导,鼓励学生从生活出发,学会观察、思考生活,进行有导向系统性的文学作品创作。

640.webp (3).jpg

打造校园文学品牌,让文学与教育共同担当时代道义


据悉,东莞对外公布的小学至大学的学生数量约为173万人,是全国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东莞也是国内文学重镇,东莞文学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的城市应该关注、重视校园文学,不少市民为东莞市作协打造校园文学大赛、关注和培养文学青年的行为大为赞赏。

“科学、道德、人文是人的三个重要素养,人文素养更是基础,而文学艺术是基础中的基础。”大赛终评评委吕文彬表示,本届参赛作品质量相较往届有不小进步,但也存在传统文化、语言底子不够的现象,他建议学生多读书、多写作,也建议市作协将校园文学大赛打造成一个重要文化品牌,与“打工文学”形成双翼齐飞。

关于举办校园文学创作大赛的意义,东莞市文联主席团成员、文艺创作部主任,东莞市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胡磊表示,“坚持阅读与写作,是一个在学习上健全的人,校园是文学的温床,能写作才是王道。文学与教育是思想的重逢,文学是教育的故乡,自从人类有思想的那天起,文学就开始见证人类的一切活动。教育如果缺乏文学的滋养,难免会失之迂腐,因为教育很难凭借枯板的说教而做出有灵气的学问来;文学如果丧失了以教育作为底色,缺乏教育的内涵,难免会失之浅薄,因为文学不可能忽略知识而做出盛大的艺术来。”胡磊说,东莞校园文学大赛未来将打造成东莞文学版块中一个重要品牌,通过大赛激发东莞文学写作队伍的后备军,为东莞文学“异军突起”奠定更长远的人才基础,让文学与教育共同担当时代道义。


附:东莞市第二届校园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一览表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东莞市第二届校园文学创作大赛

优秀组织奖名单

麻涌文联

松山湖文联

凤岗文联

厚街文联

南城文联

桥头文联

万江文联

企石文联

石龙文联

塘厦文联

大岭山文联

东莞市大岭山翰华学校

厚街湖景中学

东莞市轻工业学校

东莞理工学院文传学院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文系


- END -

文 | 沈汉炎  林川  莫寒

图 | 市作家协会

编辑 | 市文联网络文艺工作部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0-04-15 18:17:31  【打印此页】  【关闭

微信关注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