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书法家协会
近年来,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在队伍发展、打造精品、赛事策划、普及惠民、学术批评、史料整理、编辑出版、创新惠民、媒体宣传等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东莞书坛异军突起。东莞书协精心构筑东莞书法工作者和谐之家、温馨之家,为全市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搭建了展示才情的艺术平台。
一、坚持把准方向,旗帜鲜明,强化学习,勇于担当历史使命
旗帜鲜明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结合东莞实际,扎实开展工作。一是加强队伍政治建设。全体会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并利用学习强国、协会微信交流群、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介,进一步拓宽学习平台和途径,做到信仰坚定、勇于创新、心系群众、服务会员,彰显东莞书法人的使命担当。二是坚持带好班子,始终坚持在主席团的集体领导下实行民主集中制,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形成一个团结和谐、求真务实、创新奋进的领导班子。
2017年11月26日,东莞书协主席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会议召开
二、坚持建强队伍,完善新机制,构建新作风,创新服务新办法新举措
通过打造“朝阳工程、星河工程、晚霞工程”三大活动品牌,构建“老、中、青、少”四级梯队,大力培育德才兼备的书法人才,为东莞书坛培养一支德艺双馨的书法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9年10月13日,东莞书法最高奖“鳌台书院奖”东莞市第十届书法篆刻大赛颁奖典礼、作品展开幕暨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名家工作室授牌仪式在厚街镇鳌台书院举行
(一)培育新人才,构筑新梯队,发展生力军。一是支持培训中心和社会民办机构开展书法培训。充分发挥东莞书协培训中心的作用,创新办班模式,在全市32个镇街(园区) 建设一批书法特色教育培训基地和培训教学点,不断提高会员和作者的临创水平。二是支持有关机关单位举办书法培训。组织书法骨干老师为机关单位授课讲学,培养更多的书法人才。三是支持各大院校开展书法教育。充分发挥东莞理工学院等各大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的作用,大力开展校园书法教学,培养书法人才。
2019年1月23日,“旗峰古韵—东莞书法名家书历代咏黄旗山景物诗邀请展”在东城展览馆开幕
(二) 管理好档案,落实好制度,服务好会员。一是切实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加快协会档案管理工作,对历年文件、通知和有关资料分门别类进行了建档保管;管理好仓库,把有关作品分镇街(园区) 和行业分会分类存放,做好稿件收退等日常事务。二是切实加强基层架构组织管理,坚持协会集中制领导,完善36个分会的内部机构建设,制订出台《东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分片区联系指导工作制度》等十多项规章制度。三是切实发展会员做好组联服务,通过组织培训、创作投稿,发现新人,每年推荐符合条件的会员加入中国书协和省书协,吸收一批市书协新会员。10多年来,共发展了80多名国家级会员、400多名省级会员,吸收了1000多名市级会员。四是切实协调服务指导好各分会。近年来不定期赴基层分会开展调研、走访,一方面协调解决分会办公人员配备、活动经费申请、展览场地安排等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各分会开展书法工作和书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保障;另一方面协调所联系指导的分会之间开展人才培养、会员发展、交流雅集、书法联展、作品点评和培训教学等工作,使协会更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
2020年10月11日,东莞书协举行备战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作品展览、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作品看稿会
三、坚持用活资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主题创作活动推陈出新
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开展工作,突出社会关切,一是举办了“潮涌东江”东莞市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专题创作展、“电力杯”东莞市国家级书法篆刻大展赛获奖入选作者精品展等专题、专项大展赛,力出精品,力出人才。二是举办“千人挥毫、文化拥军”东莞市迎春送福文化拥军活动,组织千名书法家和学生新秀为退伍退役军人书赠3500副春联和500个“福”字,为东莞力争双拥“九连冠”作出贡献。三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艺“抗疫”。2020年,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东莞书协精心组织策划开展“以艺抗疫”系列活动,深入挖掘抗击疫情实践中的感人形象和典型事件,讴歌奔赴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党群工作者,以东莞书法家自作或本土楹联家、诗人新创作的诗词、楹联为内容,精心创作出2000多幅书法篆刻作品,用书法艺术形式共同谱写“战疫”图卷,进一步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念。
2018年9月30日,“潮涌东江”东莞市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专题创作展在岭南美术馆开幕
2013年6月,纪念袁崇焕诞辰428周年“袁崇焕杯”全国书法大赛在袁崇焕纪念园开幕
四、坚持打响品牌,搭建平台,努力实现“送文艺”与“种文艺”齐头并进
以广东省书法最高奖“南雅奖”书法篆刻展永久落户长安镇、东莞市书法最高奖“鳌台书院奖”书法篆刻大赛永久落户厚街镇、“袁崇焕杯”全国书法大赛永久落户石碣镇为契机,打造出全国性知名活动品牌;同时,以“长安选堂奖”东莞市青少年书法现场大赛等为“朝阳工程”活动品牌,以东莞首届星河展•书法展之“电力杯”东莞市国家级书法篆刻大展赛获奖入选作者精品展等为“星河工程”活动品牌,以东莞市老书家书法精品展等为“晚霞工程”活动品牌,不断造血,力出精品佳作,力推名家新秀。不断拓展“东莞书法月”(每年10月)、“东莞篆刻周”(每年5月)的活动内涵,积极开展书法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六进”行动;2019年创新推出“品质东莞、翰墨为功”品牌活动,重点打造一条书法艺术街、一条书法艺术大道、一个书法艺术村,努力实现“送文艺”与“种文艺”齐头并进。
2018年12月15日,广东省第六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在东莞市长安镇开幕
2020年12月20日,“长安选堂奖”东莞市第十二届青少年书法现场大赛在长安镇雅正学校举行
五、坚持造福社会,整理史料,编书修志,推动翰墨传薪工程代代相传
(一) 造福社会。创新书法惠民和社会普及双轨发展的思路,以广开书法公益活动牵动社会书法大普及,以树立品牌效应强化人才梯队培养。一是不断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系列展览及公益活动,把东莞书法名家送万福进万家、东莞书法大讲堂活动有机结合,推动惠民工程和品牌工程齐头并进;二是推进东莞书法名家工作室的完善和建设, 2019年东莞书协积极响应东莞市文联“筑巢”行动提出的鼓励国家级会员到乡村设置工作室的号召,为首批东莞书法名家工作室授牌。三是加强与有关单位、镇街、社区、村委合作,持续开展“东莞书法楹联进百园活动”,为东城黄旗山公园、松山湖状元笔公园、厚街鳌台书院等制作500多对书法楹联牌匾,给城市和乡村增添更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四是加强镇街书法展馆的建设,充分利用32个镇街(园区)的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图书馆、展览馆、艺术馆等社会公共资源,深入指导基层分会积极开展各类书法大展赛和书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充分用好镇街(园区) 、社区和村级书法展馆,为广大书法作者提供参观学习和交流书艺的活动场所,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食粮的需求,造福社会,服务大众。
2019年8月25日,到人民中去•东莞文艺名家系列展览之黄品功书法艺术工作室导师学员作品展在企石镇东莞市红岭美术馆开幕
(二) 编书修志。一是开展《东莞书法史》《东莞篆刻史》的前期图文资料征集、收集工作,定人定岗定项目,落实篇章撰写。二是着手《当代东莞书法篆刻家系列丛书》编辑出版筹备工作,以推出一系列当代东莞书法名家名作专辑专集,力推名家,力推名作。三是编印好全市各类书法展赛作品专集,并适时召开相关研讨、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推动翰墨传新工程代代相传。
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历年编辑出版的作品专集
六、树立形象,用好媒体,提升新闻宣传能力
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加强宣传造势,广泛宣传一批“莞产”的名家名作,编辑出版一批名家名作专辑专集,办好办精一系列主题赛事展览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树立东莞书协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是与《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合作,扩大社会影响力。二是强化与《东莞书画》丛刊、《南雅》杂志的合作,连续推出东莞书法活动和书法名家、名师专题或专辑。三是依托全国、省市新媒体和东莞书协公众号等对东莞书坛中青年骨干作者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报道。
下一步,东莞书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工作方向,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精心策划反映粤港澳大湾区历史人文风貌和体现东莞本土特色的系列书艺活动,认真创作出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佳构,大力培养出一批德艺双馨的书法莞军队伍,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文明城市正能量,在展示东莞城市书法艺术魅力,助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中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