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正在持续开展中。记者获悉,自本月初首场讲座开讲后,活动主办方将继续邀请专家学者于8月30日和9月1日分别以《文学批评视野下的文学风景》和《新工业诗歌:转型与前景》为主题连续举行两场讲座,为东莞文化界带来全新精彩课程。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8月起,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市城市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
该系列讲座涉及文学、诗歌、美术、书法等领域,内容主题丰富,拟邀请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等11名文艺名家,举办10场专题讲座,与东莞文学艺术界人士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加强文艺发展规划和文化品牌构建,丰富提升地域人文精神,用文艺方式讲好东莞故事,用名家效应传播好东莞故事,助力文化强市建设,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书写人民史诗、讲好东莞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和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工程的实施,筑就东莞文艺发展新高峰,为东莞在“双万”新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本月初,活动主办方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耀林以《中国绘画艺术之当代演变》为主题,开讲“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首场活动,在东莞文化界引起热烈反响。
根据“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活动安排,“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第二、三场活动将分别于8月30日(周二)上午9:30—12:00和9月1日下午15:00—17:00在东莞市文联二楼礼堂举行,活动主办方将邀请沈阳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贺绍俊,诗人、批评家、研究员、中国作协《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分别以《文学批评视野下的文学风景》和《新工业诗歌:转型与前景》为主题,为全市市民和文化爱好者带来精彩课程。
活动主办方温馨提醒,目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请前来听课的市民都需戴好口罩,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证明,出示健康码、行程码,配合体温检测、并登记入场信息,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第二场
时间:2022年8月30日(周二)上午9:30—12:00
地点:东莞市文联二楼礼堂
主题:“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之《文学批评视野下的文学风景》
主讲嘉宾介绍:
贺绍俊,男,195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现在担任的社会职务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文艺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小说选刊》主编。
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从事当代小说研究和批评,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80年代曾与潘凯雄合作撰写理论批评文章,是当时“批评双打”的重要合作者之一,两人合写的文章结集为《批评双打——八十年代文学现场》出版。2004年被聘为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任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主要著作有《当代文学新空间》(2017年)、《文学的尊严》(2015年)、《建设性姿态下的精神重建》(2012年)、《重构宏大叙述》(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图志》(2009年)、《铁凝评传》(2008年)、《铁凝评传》(2005年)以及《文学批评学》(与人合著,1991年)、《还在文化荆棘地》《鲁迅与读书》《伊甸园的困惑——文学中的性爱描写》等。主编有“跨世纪地域文学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中国中篇小说年选、中国短篇小说年选等著作数十种。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上有数百篇论文及批评文章发表,2018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
其学术著作和文章曾获过鲁迅文学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学术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冰心文学奖等奖项。
“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系列讲座第三场
时间:9月1日下午15:00—17:00
地点:东莞市文联二楼礼堂
主题:《新工业诗歌:转型与前景》
嘉宾简介:
霍俊明,河北丰润人,诗人、批评家、研究员,现任中国作协《诗刊》社副主编,著有《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雷平阳词典》等“传论三部曲”,此外有诗学专著、诗集、散文集、批评随笔集、译注等三十余部。曾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十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十三届河北省政府文艺振兴奖、第六届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长篇论文奖、首届金沙诗歌奖·年度诗评奖、首届扬子江诗学奖、首届《诗探索》理论奖、《星星诗刊》年度批评家、第二届草堂诗歌奖·年度诗评家奖、《南方文坛》年度论文奖、第四届袁可嘉诗歌奖·诗学奖、第四届“后天”双年奖·批评奖、第七届《芳草》文学女评委奖等。
- END -
编辑 | 市文联网络文艺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