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莞文学艺术网!
11111
文联动态

预告丨本周六下午到文联围观东莞文艺论见艺术“母本”创作

640.jpg

为了更好发挥文学在文艺创作中的“母本”作用,为东莞作家、文学爱好者创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9月24日(星期六)下午两点半,在东莞市文联礼堂将举行一场名为“文学文本的跨界转化——如何让文学有效登上荧屏舞台”的文艺沙龙。

本次活动属于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之东莞文艺论见文艺沙龙系列,由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东莞文学艺术院、市作家协会、是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

法国电影研究学者艾·菲兹利埃在《文学和电影的关系》中谈到,文学知识、文学经验和文学思维能够为影视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与表现手段,文学的主题、情境、题材、风格、美学观念为影视提供了多种表现形式的启迪。

近年来,文学转化为著名影视作品、动画片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文学与影视作品、动画片的跨界转化、融合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必然趋势。比如,传统纯文学的文本的有,金宇澄的《繁花》,王蒙的《这边风景》,梁晓声的《人世间》等等,都改编、拍摄为同名电影或电视剧,并在社会产生了巨大反响。网络文学转化为影视作品、动画片的则更多,且口碑逐渐提升,“破圈”效果非常明显,如《少年的你》《鬼吹灯》等电影,《琅琊榜》《大江大河》《都挺好》等热播剧,《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悬疑短剧,《斗罗大陆》《吞噬星空》等动画片等,都赢得诸多点赞。

与此同时,文学文本转化为戏剧、舞蹈、音乐等登上舞台的现象也逐年提升,许多经典文学频频通过舞台,走进了各地的剧院里面。比如此前在东莞玉兰大剧院亮相、备受年轻观众热捧的中文原创音乐剧《人间失格》就是改编自日本作家太宰治半自传性质的同名小说;沈从文小说《萧萧》也曾转化为同名舞蹈作品并成功上演,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尤其文艺界的热议和研讨;近日,近日,在北京77剧场,循着刘亮程新作《本巴》的文本,开启了一场人声与乐音交织,光影与舞蹈交汇的梦境:“刘亮程最新长篇小说《本巴》文本剧场——一梦本巴”,实现了一次从文学文本到舞台的转场……

文学是众多文艺的“母本”,尤其与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动漫等艺术形式联系密切,好的作品往往是这些艺术形式的灵感和素材来源。为此,作家王蒙所说,“文学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硬通货’”。

那么,文学转化为影视剧、舞台剧、动漫等主要门类在中国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脉络,有怎样的经典案例?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适合改编为影视剧、舞台剧等?影视公司喜欢购买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之后,作家会得到哪些收益?未来文学转化影视、戏剧将会呈现哪些趋势……届时,东莞市文联礼堂将齐聚本土著名作家、编剧、导演、影视公司负责人、业内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士,就上述话题共同探讨。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09-23 15:49:24  【打印此页】  【关闭

微信关注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