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广东人民出版社东莞出版和文化创意中心揭牌仪式在东莞日报社举行,众多嘉宾现场共同见证广东人民出版社东莞出版和文化创意中心成立暨合作签约。
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广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叶金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及省出版集团、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东莞日报社、市社科联、市文联主要领导及镇街(园区)分管宣传领导出席活动。
广东人民出版社东莞出版和文化创意中心的正式成立,是贯彻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扎实推进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生动实践。省出版集团与市委宣传部将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推动东莞出版和文化创意中心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围绕东莞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出版、宣传、咨政等多方位服务,推进我市建立有系统、有规划、有层级的出版体系,填补出版事业的空白,充实出版力量,补齐印刷产业链,生产更多的优秀出版物,打造省出版集团和地市合作发展的成功范本,书写新时代东莞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为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现场举行了《东莞风华四十年(1949—1988)——〈南方日报〉中的东莞》及《乡土东莞》新书首发式和赠书仪式。与会嘉宾还参观了广东人民出版社东莞出版和文化创意中心,调研东莞日报社报史馆、融媒体指挥中心、“东莞图库”影像资源平台,深入了解东莞日报社工作亮点。
/延伸阅读/
搭建出版、宣传、咨政三大平台,用创意打开东莞全新面貌
广东人民出版社东莞出版和文化创意中心的成立,将实践“创意传递精彩”的使命,为东莞提供出版、宣传、咨政等多方位服务,用创意打开东莞的全新面貌。
据介绍,该中心是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服务湾区建设、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而打造的出版平台。中心将围绕图书出版、内容策划、文化咨询、创意设计、文创开发、阅读推广、新媒体传播等业态,多方位开展文化服务,积极探索新的出版模式和发展业态,努力实践出版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的理念,助力推进东莞文化强市工作出新出彩。
搭建三大平台
搭建出版服务平台——该中心将系统全面整合东莞出版资源,积极主动开发图书出版产品线,形成系列化、规模化、品牌化,为东莞图书出版提供一站式服务。围绕东莞“四张名片”,中心将重点出版东莞历史文献、红色主题精品、文艺精品、社科理论精品、科技创新、高校学术研究等专著,高质量完成相关图书宣传工作,讲好东莞故事。
搭建宣传服务平台——该中心将统筹广东出版集团优质资源,聚拢作家、专家、出版、宣发渠道、衍生开发等多方资源,服务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挖掘各行各业特色创作题材,在全国各级各类图书展中推荐东莞发展成果;择优翻译出版介绍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专著;配合策划东莞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城市影响力沙龙等,力求讲好东莞的当下和历史,让更多人听到“东莞声音”。
搭建咨政服务平台——该中心将培育多元业态,协助东莞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配合邀请国内名家参与东莞文艺创作题材规划及创作;助力我市“书香东莞”品牌打造,组织新书发布会、图书阅读活动,策划中国漫画名展等活动。
讲好东莞故事
南方出版传媒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介绍,中心是在东莞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背景下成立,是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和广东省出版集团的一项重大合作。中心成立后将对东莞整体出版情况进行梳理,规划东莞的出版事业。
“我们力求讲好东莞的历史和当下,让更多人听到‘东莞声音’,让书香飘逸莞邑大地,致力于‘创意传递精彩’的使命,用创意打开东莞这座城市的全新面貌。”肖风华表示。
如何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世界推介东莞的四张城市名片?
肖风华介绍,中心将通过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深入挖掘东莞城市的文化底蕴,深挖文化精髓,找到东莞向前发展的人文资源。在文化挖掘的基础上,中心将倾向于文化创意,利用新技术、新媒体,让东莞文化事业在新媒体的制作和传播方面呈现出新业态,推进东莞文化创意与大湾区接轨,与国际接轨,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关新闻/
《东莞风华四十年》与《乡土东莞》新书首发式举行
追寻东莞发展足迹整理挖掘弘扬传统文化
“东莞是一座非常有文化底蕴,同时又走在科技创新前沿的城市。”现场还举行了《东莞风华四十年(1949—1988)——〈南方日报〉中的东莞》及《乡土东莞》新书首发式。
《东莞风华四十年(1949—1988)——〈南方日报〉中的东莞》由东莞图书馆主编,是《东莞风华四十年》之一种,摘录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8年1月东莞成为地级市共40年间,《南方日报》对东莞地区的各种报道1000多篇,以媒体的视角展示东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城建、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发展脉络、辉煌成就、时代变迁和时代精神。
“《东莞风华四十年》的编辑,缘于我们对东莞城市发展足迹的追寻,也源于我们对内容生产和服务的重视,立足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同行。”东莞市图书馆副馆长冯玲介绍,该书共三册,以年为单位,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站在“双万”城市的新起点,回眸媒体视角下1949—1988年东莞这四十年的发展历史,能够感受到东莞人民建设美好新家园艰苦创业的勤劳和智慧,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勇气和气魄。
《乡土东莞》是从乡村的视角去观照东莞的文化类读物。书稿的主体内容,是东莞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组织相关学者对东莞乡村文化整理及研究的集成。该书浅显易懂、文笔流畅,记述生动,资料丰富,图文并茂,贯穿着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之情,是很好的普及性读物。
“东莞文化多元多态、多姿多彩,透过乡土文化,能够更多地展示东莞记忆,是建立东莞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联系的切入点。”《乡土东莞》主编、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田根胜介绍,《乡土东莞》从世家、古埠、古村、莞草、莞邑味道等九个极具代表性的视角展开,全面反映东莞乡土文化历史与现状,系统展现东莞从古至今的文化传承和深刻变化,乡土味道与现代气息交融,展现了文化东莞、美丽东莞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