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莞文学艺术网!
11111
文联动态

东莞市作协“东莞作家写中国”入选中国作协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公布2023年度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名单。东莞市作家协会开展的 “东莞作家写中国”系列活动榜上有名,是广东省三个获扶持项目之一,也是东莞唯一一个获扶持项目。

据了解,经中国作协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评审小组论证,并报请批准,确定37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中国作协除对入选项目予以一定的经费扶持外,还将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优化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指导,同时对优秀文学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和项目进行宣传推介。

风起湾区,文化故里。“东莞作家写中国”系列活动项目,以文学小队轻骑兵的方式,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文学的形式观察记录书写美丽中国。东莞文学志愿者和东莞作家将分别走进粤北、江西、广西、贵州、湖南等地,以采风创作、结对共建、赠书、文学讲座、沙龙分享等方式,为本地志愿服务作家、青少年学生和故乡老区群众服务,推出文学作品,培育文学人才,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东莞城市形象和在国内的美誉度影响力。

该项目具体开展三个序列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服务乡村振兴专题,组织“东莞作家寻根之旅”创作采风活动,拟组织3场以上东莞作家“重返故乡”“深扎”创作采风体验活动,创作推出30篇(部)以上反映乡村振兴的纪实作品,并在媒体进行宣传推介。

二是通过“文学+”模式,组织服务青少年学生阅读写作成长的“读城记:我眼中的中国——东莞小作家写作营”活动,大手牵小手、大作家带小作家回到原籍故乡,进行结对式沉浸式体验式创作辅导或亲子研学活动,在场体察中国乡村振兴发展变化,拟选择在粤北、贵州、江西、广西、湖南等革命老区作为目标路线,组织活动3场以上,向学生及故乡群众赠书300册以上,培训提升写作营小作者达到70人以上。

三是走进文学资源相对匮乏地区和革命老区,组织“我的文学初心:东莞名作家故乡读者见面会”图书分享沙龙活动,以文学志愿服务助力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拟组织3位以上名作家回到故乡,分别举办故乡读者见面会文学沙龙、讲座、诵读等活动3场以上,向故乡群众赠书300册以上,惠及参加活动群众达到300人以上。

该项目三个序列的志愿服务活动包含创作采风、小作家写作营辅导和图书分享等,各子项目活动至少5场以上,可以视具体路线条件资源整合进行。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将与目的地作协、文联组织结对共建、赠书分享、讲座研讨、沙龙诵读等活动,以此推动两地文学深度交流,文学志愿资源互通,拓展志愿服务路径和覆盖面,推进东莞、广东原创文化产品的输出与传播,彰显东莞是影响中国的前沿城市、文明城市和高质量发展城市。

【延伸阅读】

打造“文学莞军”,助推东莞文学“异军突起”

近年来,东莞市作家协会围绕建设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服务三支队伍,培育有特色、有实力的作家群体和文学评论队伍,建设有担当、有作为的文学服务队伍,通过做好题材规划、搭建创作平台、突出主题创作、提升创作队伍、加强文学评论、整合社会资源等举措,锲而不舍打造“文学莞军”,助推东莞文学实现“异军突起”,奋力开创新时代东莞文学事业新局面。

创建文艺活动品牌,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东莞市作家协会承担着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6年多来,东莞市作协聚焦文学活动、文学创作和队伍建设,推动东莞文学事业呈现出组织有力、创作势头强劲、精品频出的良好发展态势。 其中“东莞作家写中国”系列活动就是东莞市作协品牌文艺活动。

2019年12月25日,为加强国内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和文艺家之间的创作探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喜迎建党10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粤赣文艺家联合创作采风暨“东莞作家写中国”系列活动在莞启动。粤赣文艺家联合采风团先后实地参观了东莞展览馆、可园博物馆、松山湖华为“欧洲小镇”等地,感受东莞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城市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2021年11月26日至28日,重走长征路,寻访重温红军长征在广东的光辉历程和红色足迹,坚定正确的创作导向,为讲好中国故事积累素材。“重走长征路”中国(东莞)作家写中国系列活动之南部序列创作交流活动,走进粤北韶关……

在品牌活动方面,东莞市作协以文艺活动为抓手,除了“东莞作家写中国”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系列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如:“中国文学名家看东莞”“同一座城,同一个家”征文大赛、第八届东莞荷花文学奖、东莞市第四届校园文学大赛、东莞文艺论见•文学沙龙系列等一系列活动等,一方面鼓励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展创作,另一方面挖掘培育了一大批有潜质的文学新人,其中涌现了陈启文、塞壬、丁燕、柳冬妩等一批国内知名作家,形成了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桥头文学模式、长安文学现象等文学群落,全面营造出有利于东莞文学人才发展的创作氛围。2021年,东莞市作家协会被中国作协授予“全国基层组织先进集体”称号,并在全国推介东莞市作协的工作经验。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吴义勤曾为东莞市作协点赞,称东莞的文学已经超越了东莞地理的概念,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文学概念,全国各地的作家纷纷来到东莞,书写东莞,体现了东莞文学的包容性、开放性。

推出优秀莞产文学作品,打造“文学莞军”

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认为,东莞作为一个地级市从文学的写作群体来说,在全国都是极为引人瞩目的,在广东也是首屈一指的。从创作群体的发展看,东莞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常有才华的作者,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等都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者,这是东莞文学发展的优势。近年来,东莞政府部门大力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持续保持了东莞文学发展的势头和高度。

东莞市作协本着“出精品,出名家”的宗旨,在文学创作方面,积极协助组织东莞文学艺术院签约创作项目研讨与推介活动,提高东莞文学创作的组织化水平,不断丰富和完善创作题材序列,推出一大批优秀的莞产文学作品,实现了作品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仅2022年,就出了不少精品: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成功入围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一个工程”优秀作品。《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是首部全景式展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塞壬的散文《镜中颜尚朱》获得第六届 “琦君散文奖”;严前海的小说《前往苏北的告别》获得第二届大益文学双年奖;胡磊的文学评论《地域叙事与意义发现——以东莞文学为例》获2022年第五、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广东复评三等奖……

东莞作协不断加强自身组织联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作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作协成为广大作家温暖的家。积极动员推荐有条件的作家申报中国作协、省作协会员,2022年共有5人加入中国作协, 18人加入省作协,55人加入市作协。截至目前,东莞作协国家级会员62人,省级会员210人,市级会员503人,镇街作协分会31个。一级作家8人,二级作家33人。

如今的东莞学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充满活力,文学作品也是亮点纷呈,题材更加全面,结构更加优化,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儿童文学、网络文学、影视文学、文学评论等各门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儿童文学方面,以香杰新、谢莲秀、周云方(池沫树)、黄俏燕、李俏琳(白玫)、庄丽如、夏商周为代表的东莞儿童文学作家,在儿童文学语言陷入同质化的情况下,拓宽了儿童文学创作题材,创作了一批有时代温度、有文学气息的儿童文学作品。在网络、影视文学方面,虹虹动漫成功地把文学与动漫影视结合在一起,并产生强烈的“文学+”高效综合立体效应,成为东莞文学向文创文旅综合体拓展演绎延伸的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为加强东莞作家维权工作,切实履行好依法维护文艺两新作家合法权益的职能,作协先后成立了“文艺维权工作委员会”和“文艺两新工作委员会”。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4-17 15:28:09  【打印此页】  【关闭

微信关注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