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2023年曲艺之乡(东莞)工作推进会在东莞市文联举行。会议邀请省曲协专职副主席宋枭楠到东莞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为创建“中国曲艺名城”打下坚实基础。据悉,这是全省首个推进会。
省曲协专职副主席宋枭楠、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省曲协副主席、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主任陈映荷以及7个曲艺之乡的代表和8个镇街负责曲艺工作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市曲协主席李润主持。
会上,各曲艺之乡以及镇街代表进行了工作汇报。宋枭楠肯定了东莞近年来在曲艺之乡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指出东莞曲艺之乡发展路径单一、不平衡、融合深度不够、深挖力度不够、发展层次不够等突出问题。对此,她建议:一是制定曲艺之乡发展规划,擘画高层次曲艺发展蓝图;二以创建“一乡一品”为契机,推动各层级曲艺之乡高质量发展;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夯实曲艺之乡阵地,争取三年内再创一批中国曲艺之乡,夯实深厚基础,创建“中国曲艺名城”。
会议对争创“中国曲艺名城”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工作部署。会议指出,东莞的曲艺工作有基础,但对比先进仍有需要努力的地方,在曲艺组织培育、曲艺精品的创作、曲艺人才的培养、曲艺氛围的营造、曲艺与城市精神的融合,以及曲艺对城市形象的贡献度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市文联将统筹推进,务实工作,系统推进各文艺种类的协调发展,推动各协会上水平、育人才、出精品,全面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延伸阅读
东莞是曲艺艺术的沃土。目前,东莞市曲艺家协会共有在册会员178人,其中国家级会员17人,省级会员36人,设立镇区分会5个(樟木头、松山湖、大岭山、万江、桥头);全市共有8个曲艺之乡,其中有3个中国曲艺之乡(道滘、麻涌、中堂)、有5个省曲艺之乡(虎门、石龙、厚街、高埗、中堂);全市业余粤剧曲艺团队有405个。目前有“粤韵金声”——东莞市越剧曲艺欣赏会、曲艺进校园“一带一”、鳌台故事会、“粤韵满中堂”——广东省(中国)曲艺之乡曲艺精品展演4个市级镇街常规品牌活动。
近年来东莞曲艺佳作精品不断,屡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其中获得全国奖项有:相声《月光宝盆》荣获第十届牡丹奖文学奖入围,快板《传承》 荣获第十一届牡丹奖节目奖提名,群口快板《酌贪泉》 获第五届全国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艺作品优秀奖、三位演员荣获第十二届牡丹奖全国表演奖入围等。
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培训指导,成立争创“中国曲艺名城”领导小组等,鼓励更多镇街申报“曲艺之乡”进行培训指导,发挥镇街力量培育更多曲艺人才;其次,建立健全全镇街分会网络,整合原有的镇街曲艺分会,鼓励镇街加大对曲艺的扶持力度,加强分会建设,引导分会发展壮大;加强曲艺精品创作和人才培育,加强曲艺精品创作和人才培育。加强曲艺创作题材规划,提高创作组织化程度,组织本土曲艺人才围绕主题主线开展精品创作;结合“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东莞文艺论见”等文联品牌活动,举办由艺讲座沙龙或评论分享活动,邀请全国曲艺名家来东莞,开展创作交流分享,提高本土曲艺人才创作水平,同时,搭建曲艺人才宣传推介平台,助推本土曲艺人才进入全国视野,提高知名度。争取承办全国性曲艺活动。市曲协积极与省曲协沟通,结合镇街力量,今年或明年内争取在我市承办或创办全国性曲艺活动1-2 次,通过以上举措,力争用两年时间成功创建“中国曲艺名城”。
一审 | 许小文
二审 | 刘定富
三审 | 叶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