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莞文学艺术网!
11111
文联动态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东莞的先生们》以纪录片形式抢救东莞记忆资源

“达者为先,师者之意。”所谓“先生”,既是一个称谓,也是一种修为,更是一个地方文化积淀的投射,滋养着一个地方人文荟萃。5月17日在东莞首映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东莞的先生们》便是一部聚焦那些“学士年长者”的人文纪录长片,通过11位曾任教高校的莞籍知名学者的故事,展现他们的学人精神、家国情怀,展现东莞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树立东莞良好城市形象,激发市民文化自信,凝聚力量,共建东莞文化强市,力推“双万”新起点上高质量发展。

▲纪录片《东莞的先生们》首映现场

▲研讨会现场

聚焦莞籍学者,传承莞人精神

作为“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纪录片《东莞的先生们》由莞城图书馆、东莞市意图创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由本土导演李立、穆肃共同执导,自2018年开始创作,至2022年年底完成制作。

纪录片《东莞的先生们》全片七个章节近60分钟,将视角聚焦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柄权、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苏夏、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李锦全、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胡守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德树、北京大学教授毛赞猷、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汉仪、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冯炜权、清华大学教授赖敏儿、全国优秀教师杨宝霖、东莞理工学院首任校长张遐龄等东莞先生,从他们儿时踏上求学之路起始,沿着他们小学、中学、大学、任教的人生脚步,呈现出一代东莞学人务实求真、严谨治学、终成“先生”的历程。

在这些“先生”们当中,有中科院院士,有国家工程的核心人员,有知名高校的创建者,有学科奠基人,有知名的地方文史学者,有一门类的艺术大家……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从他们身上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峥嵘岁月,可以发现一座城市崇文重教的传统;可以看到时代更迭中被唤醒与点燃的民族意志,也可以发现“东莞的先生们”身上所共有的宝贵人格与精神财富。

▲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

抢救正在流失的东莞记忆资源

本片作为“莞籍名家口述历史”项目的重要成果,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为后人了解莞籍名家的生平与成就,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画面。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介绍说,2018年,为弘扬“莞邑文化”,传承东莞学人精神,留住城市记忆,莞城街道依托莞城图书馆开展了“莞籍名家口述历史”项目,先后采访了三十多位莞籍名家,留存了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本次纪录片《东莞的先生们》便是该项目的成果之一。“2023年是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元年,我们要充分挖掘城市历史底蕴,融入社会经济生活,擦亮莞邑文化名片,助推东莞高质量发展。”

▲纪录片《东莞的先生们》顾问、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

纪录片《东莞的先生们》顾问、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指出,“莞籍名家口述历史”项目是一项“抢救性”的文化工程。项目开展至今,已有岑诒立、毛赞猷、邓志诚、苏夏、李汉仪、张铁文、张遐龄等7位莞籍学人相继离世,他们生前最后影像资料大多留在了此次采访的镜头里。“纪录片《东莞的先生们》为东莞城市留声留像,对东莞文脉的拓展和城市形象的树立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继续以东莞名人为抓手,通过挖掘、记录他们的成果,为这座城市,为后世留下一份份宝贵的文化财产。”

▲广东省著名影视人、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陈学军

“纪录片《东莞的先生们》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题材。这些从东莞走向全国,走向不同领域和岗位的莞籍学者,几十年如一日,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故事便是中国故事。”广东省著名影视人、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陈学军表示,这些影视资料弥足珍贵,它的抢救性挖掘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莞籍学者的精彩故事、崇高精神和正能量价值,需要以契合当下的传播方式有效传播,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传承。

本土人文纪录片创作步履不停

作为项目的发起和组织者,莞城图书馆也正积极将项目成果进行转化利用和宣传推广。2022年年底基于采访内容整理出版的《东莞学人口述史》一书问世后,该馆精心策划推出了“前辈的侧影——‘莞籍名家口述历史’项目著作展”,将已采访及计划采访的逾40位莞籍学人,以“图文+文献”的形式,展出莞籍学人著作近250种,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些学人的生平及学术成就;其后,还邀请项目顾问李炳球主任来馆开设“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近百年东莞学人风采录”的专题讲座,让观众领略东莞学人的风采及治学精神,而此次纪录片《东莞的先生们》首映更是通过影像视频的方式,让东莞的学人故事传播得更生动更广泛。

▲《东莞的先生们》的导演李立

《东莞的先生们》的导演李立介绍,本片历经两年时间的筹备制作,先后奔赴北京、武汉、广州等地进行采访拍摄,收集整理了许多与口述内容相关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补充,已于2022年年底完成制作。但《东莞的先生们》口述采访工作并没有因此结束,他们仍在继续,迄今为止已采访三十余人。“以这样的形式,为东莞学人留下影像,反映东莞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做出贡献。”

据悉,在“文化强市”的战略背景之下,近些年来,东莞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本片制作团队来自于东莞首个专业从事纪录片制作的机构——眉目纪录片工作室。该工作室由东莞青年文艺人才穆肃牵头成立,并在穆肃、李立等导演的坚持下,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东莞这座城市的变化,陆续拍摄制作了一批具有鲜明人文倾向的纪录片作品,包括《寻子》《纹身》《一味知秋》《城市微光》《逆流而上》《鳒鱼洲——一座城市的工业诗篇》《生命岛屿》《他们在小镇小作》等。此外,工作室还致力于将城市纪录片推向大银幕,策划制作的大型航拍纪录片《东莞天空下》目前正加紧后期制作,争取早日亮相银幕。

▲研讨会后嘉宾合影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5-18 17:04:18  【打印此页】  【关闭

微信关注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