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由市文联主办、市舞蹈协会承办的“春之舞”——舞蹈表演沙龙在市文联一楼试音厅举行。本次沙龙活动邀请了东莞市第四届“个人风采舞蹈大赛”预赛的评委担任主讲嘉宾,与进入决赛的演员、编导和全市舞蹈爱好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对此次参赛节目在表演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活动开始前,主讲嘉宾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各组别的评委对参赛节目做了详细分析,并对优秀节目逐一进行了点评。少儿组的评委对少儿舞蹈的选材、技巧的运用、表现力等方面进行了点评。评委指出:少儿舞蹈重要的是突出少年儿童的童真童趣,而不是炫技,题材不能成人化,并例举具体节目进行详细解析——儿童A组的评委认为大部分作品富有童真童趣、且各有特色:比如《功夫熊猫》的创意很符合小孩特点;《报童》舞蹈很完整,可再增加些亮点;《疯狂的party》一出场就很亮眼,也抓住了少儿的特点——都喜欢穿妈妈的高跟鞋等。儿童B组的评委认为《小伙伴》、《小扁担三尺三》等动作比较富有童趣,选材上也贴近孩子的天性。儿童C组的评委认为:《梦里落花》的动作衔接流畅;《芭蕾》很唯美,功力也扎实;《戏水》的节日气氛非常好;《同桌的你》节目虽好,但欠缺深一点的内容。
青年组的评委对节目中的音乐剪接、技巧衔接、化妆造型、服装、道具及作品的编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教授编导在今后的创作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活常识,动作的编排和音乐的衔接上要有过渡,要承上启下,技巧运用要恰到好处,服装造型要紧扣主题。并就《伙伴》等节目的编排和技巧运用进行了点评。评委指出:条理和层次上应加强些,选材要符合年龄,不管是小孩、成人还是老年人;技巧的运用要恰当,要有亮点,要能对舞蹈有烘托作用;作品的思想情感,要与演员相贴切;动作的发力点和气息等,也要控制好。
主讲嘉宾还指出,对舞蹈而言,表演至关重要,表演者在掌握技巧的同时,还要深入理解作品,如果只注重动作和技巧,那就成体操了。表演是有生命力的,要融入情感。
活动中,参赛选手和主讲嘉宾互动交流,气氛热烈。选手们针对自己节目存在的不足,对舞蹈编创方面遇到的困惑提出了疑问,主讲嘉宾们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并举例青年组的《机器进化论》和《1936》等节目,进行具体解析。本次活动受到各参赛单位和舞蹈爱好者的喜爱,原来预定为一个小时的活动,延至两个小时,大家仍意犹未尽。
沙龙活动结束后,现场进行决赛抽签,确定决赛的时间和地点。第四届“个人风采舞蹈大赛”决赛后,还将举办舞蹈创作方面的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决赛的评委专家对东莞舞蹈编创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提高我市舞蹈的整体水平。

市舞蹈协会主席刘影主持沙龙

现场听众仔细聆听主讲嘉宾点评节目

听众与主讲嘉宾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