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中华诗词楹联文化的交流,增进区域内各城市诗词楹联学会的友谊,研学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东莞中华诗词学会、东莞市楹联学会、清溪鹿鸣诗社联合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于2023年8月19日到20日举行了“情系东江,迹寻东纵”莞惠交流釆风活动。
情系东江座谈会现场
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牟国志主持会议
8月19日上午,东莞诗联交流采风团吕文彬、朱达明、卫兆元、范雪芳、李建基、徐官威、曾颂平等20多人前往惠州,在惠州宾馆与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新老领导班子成员共同举行了座谈会,本次与会人员近40人。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牟国志主持了会议;
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罗胜全致辞,对东莞诗联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几年来惠州诗联的工作及成果作了简单的概述。
会上,吕文彬会长、朱达明会长、徐官威社长分别发表了讲话,高度赞扬惠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诗人们的创作成果,并对热情而隆重的接待表示衷心感谢。
赠书现场
惠州诗联、惠州松溪诗社及“西子七姐妹”分别向东莞客人赠送了近年来创作的十多部(册)诗词楹联书籍及杂志。
座谈会上,宾主双方进行了深度的卓有成效的交流,增加了相互了解的同时并促进了友谊,更提高了对诗联创作的认识,收获满满;大家都充分肯定了本次两地诗联交流活动的互学互助互补,进一步紧密沟通交流,加强联谊,为推进两地诗联文化发展及大湾区诗联文化发展携手共进。
寻迹红色东江
交流采风现场
19日下午,在惠州诗联学会几位领导的陪同下,莞惠诗联交流采风团前往惠州红色教育基地东湖旅店参观学习,重温80多年前东江纵队通过这个接送站把滞留香港的800多名中国文化名人和爱国人士转移到大后方的感人故事,感受红色东江的革命情怀和抗日精神。
随后,交流采风团前往东江之滨的东坡纪念馆和东坡祠,了解苏东坡生平、“苏家三父子”、苏东坡与惠州等情况,领略一代文豪一生既坚持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文人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的精神面貌。
晚上,惠州市诗联学会顾问曹新频与惠东松溪诗社副社长李玉水等和东莞诗联交流采风团继续探讨,宾主相谈甚欢,这正是:新朋旧友,欢聚一堂;书生意气,日月齐光;心怀天地,满腹文章;西湖美景,莫笑吾狂。
20日上午,诗联交流采风团驱车走访位于罗浮山山麓的石下屯村青云书室。这里曾经是东江纵队青年干部培训班旧址。轰轰烈烈的革命事迹,并没有随着岁月流转而被遗忘。青山幽幽,云儿悠悠。在这里,大家了解了博罗县当年武装抗日情况。
抗日战争时期,游氏族人以论教为掩护,接待东江地下党员。青云书室的墙一面连接着过往风云,一面连接着新时代的春天,在当下承担着新的使命与角色。这使命是继往开来,民族复兴;这角色是革命的摇篮,精神的家园。
随后,交流采风团走进了风景秀丽的罗浮山,走进了东江纵队纪念馆。纪念馆里展示东江纵队数百幅真实的历史的照片,陈列的近百件文物,仿佛凝聚成一幕幕惊心动魄和感人肺腑的热血画面浮现在眼前;它讴歌东江纵队和广东人民抗战的英雄事迹和丰功伟绩,传承伟大民族精神,增强我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诗词楹联作品,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资料来源丨东莞中华诗词学会
一审 | 许小文
二审 | 刘定富
三审 | 叶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