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莞文学艺术网!
11111
文联动态

传承创新,打造中国曲艺名城 | 东莞“中国曲艺之乡”“广东省曲艺之乡”精品创作分享会在市文联举行

为进一步推进东莞市建设中国曲艺名城工作,强化曲艺精品创作,打造地域文化品牌高地,全面提升东莞文化形象和文化自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9月21日,由市文联主办、市曲协承办的东莞“中国曲艺之乡”“广东省曲艺之乡”精品创作分享会在东莞文联举行。

活动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陈玲玉、省曲协原副主席王莉进行分享交流。东莞四个省曲艺之乡(虎门、厚街、高埗、石龙)、两个中国曲艺之乡(道滘、麻涌)的演员及主创人员参加分享会。

分享会现场,陈玲玉、王莉两位老师分别对各镇街的代表作品从内容、形式、作品名字等方面进行点评分享,与各镇街作品代表交流经验。

“粤曲方面,不仅故事要有内涵,更要让观众觉得非常好听。”陈玲玉表示,音乐包装和唱腔方面在粤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选用的曲牌也至关重要。一些优美的曲牌可以让节目从一开始就非常动听。

在作品如何变得更加流行和更易传唱方面,陈玲玉建议,在音乐方面做一些改进。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合唱部分,或者采用轮唱方式,以增加音乐的丰富度。“不应让音乐过于单调,因为有些粤曲可能显得相对单一。像某些场景,可以考虑添加一些和声,以在音乐上增加多样性。”

王莉表示,无论是文化从业者还是文化爱好者,创作艺术作品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创意是创作的核心,是新思想和观点的产物。创意必须充满创新,否则就无法称之为真正的创意。接下来,创意需要通过编剧,转化成一个具体的剧本。最后,导演将这个剧本变成观众可以欣赏的作品。这三个元素相互联系,各自担负不同但密切相关的任务。”

王莉认为,如果只强调概念而忽视故事和结构,作品就难以编写。“创作理念需要不断更新,创新是发展的关键。有时,需要在创作的不同阶段进行讨论和改进,而不是一味自我吹嘘。”

市曲协主席李润表示,曲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传承使命。“曲艺不仅是传承文化的媒介,还应该为东莞的发展和大湾区的建设提供支持。”

李润还介绍道,市曲协将加强对曲艺创作的认识和重要性的认知;培养本地的区域创作人才;注重精品创作,突出东莞的文化特色和与大湾区的文旅结合。“通过提高创作人才的培养程度和定期举办精品创作沙龙等活动来实现。”

展望未来,市曲协希望通过不断努力,产生一些能够传承并留存下来并充满时代气息的精品曲艺作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区域创作人才,为曲艺的未来发展注入活力;建立浓厚的创作氛围,激发创作者的激情和创造力。

专家简介:

陈玲玉: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粤曲传承人,中国说唱文学艺术会副主席,中国曲协粤曲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岭南曲艺传习所艺术总监。

陈玲玉曾获中国首届曲艺牡丹奖"表演奖"第七届曲艺牡丹奖“节目奖”,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中国曲艺六十年优秀中青年曲艺家”,“广东省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广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艺术家”,2016年获广东省政府授予(21位)“南粵文化名人”称号;2022年被评为“国际和平艺术家”称号。

王莉:广东省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广东省文旅厅原副巡视员。曾组织、策划、制作多部获“文华大奖”“群星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的剧目和作品。多次担任国家级、省级艺术表演及大赛的评委;个人两次荣获全国、全军文艺大赛表演一等奖。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9-22 09:59:06  【打印此页】  【关闭

微信关注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