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记者从东莞市推进文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获悉,为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全力打造“东莞创作”品牌,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联、市文广旅体局全面梳理了东莞市文艺创作生产各环节情况,制定了《东莞市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以下简称《机制》),提出一系列工作举措,加强对东莞文艺精品创作全链条、各环节的统筹指导,以推动东莞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该《机制》重点以“五大举措”为抓手,从选题、立项、推进、展示、奖励五个方面,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推出一系列“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文艺精品力作,打造一系列立足本土辐射湾区的文艺活动品牌,培育一支德艺双馨敢拼能赢的“文艺莞军”队伍,实现东莞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文化强市建设。
建设“东莞创作”题材库 完善重大项目立项决策机制
在选题方面,东莞将建设“东莞创作”题材库,收集整理国家、省发布的年度重点题材,立足全市征集典型性、代表性题材,形成重点题材库,并梳理相关创作资料;并建立重点题材发布制度,召开重点题材“发布培训会”,做好重点题材推介、解读培训工作。同时,完善文艺项目遴选体系,召开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论证会”,组织文艺专家论证研讨,遴选形成东莞年度项目创作生产规划。
在立项方面,东莞将完善重大项目立项决策机制,在年度项目创作生产规划的基础上,召开重大项目“立项会”,组织专家遴选一批重大文艺精品项目,推送申请国家、省级宣传文化部门资金扶持;并支持重大项目实施模式多元化,鼓励支持跨市、跨镇、跨单位联合立项,柔性引进国家、头部创作团队或人才参与项目创作,还将举办重大项目市场化对接会,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另外,将合理量化重大项目绩效指标,加强项目规划,量化绩效指标,科学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定期进行跟踪督导,压实主创团队责任,确保重大项目创作成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资料图
建立重点创作项目审读机制 拓宽成果展示渠道
在推进方面,东莞将邀请国内文学艺术名家组成重点项目审读委员会,召开创作“提升会”,以国家视野为作品把脉问诊,推动重点项目创作质量提升。统筹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定期听取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创作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并将省级及以上项目列入单位重点工作,设立工作台账,安排专人跟进,抓好文艺工作者生活跟踪服务和创作扶持工作。同时,将统筹召开重点项目“总结会”,加强对项目的归纳梳理、复盘分析,及时总结文艺精品发展规律和重点项目创作得失,切实促进东莞文艺创作水平提升。
在成果展示方面,将向国内头部出版社、重要刊物、国家和省级电视台、重要剧团等推送我市文艺作品,推动东莞作品登上更高舞台,进入更多市民、专家的视野。另外,还将举办系列研讨推介活动,加强与上级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举办“东莞文艺精品创作重点项目”作品研讨会、推介会、国内名家交流分享等系列活动,搭建项目推广平台。
此外,还将支持文艺创作成果参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对外交流、文创产品开发、文旅项目建设等,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探索打造数字化文艺服务平台,对外展示东莞新人新作。拓展传播平台,综合运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介符号增强传播效果,推动文艺作品“出圈”“出彩”。
▲资料图
完善优秀成果激励政策
在成果奖励方面,东莞将用好《东莞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优秀获奖文艺项目给予奖励,对权威奖项获奖团队申报各级专项资金的,给予优先扶持。鼓励镇街(园区)出台文艺成果奖励政策,扩大政策受惠面,形成层次分明、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
另外,将强化特优人才奖励服务,研究拓宽东莞市特色人才奖励范围,增补权威性文艺奖项获奖者为东莞市特色人才,提供创业、住房、生活保障等补贴。选树一批实绩突出、表现优秀、获得权威性文艺奖项的文艺名家,讲好优秀人才在莞创作故事。
此外,还将发挥文艺奖项鼓励作用,促成全国全省权威文艺奖项落户东莞,表彰一批优秀作品、创作团队和个人。继续实施好“荷花文学奖”、广东省书法篆刻“南雅奖”等评奖活动,建立东莞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的展示表彰平台。
勇攀文艺高峰 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会后,与会的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这次会议是东莞文艺创作的集结号,让他们更加豪情满怀,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中国作协会员、东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莫华杰表示,这些创新的举措,对文艺工作者的创作都十分有利,在这样的措施下,东莞的文艺工作者有更大的机会创作出一系列精品力作。
市文广旅体局艺术事业科副科长、“太阳之子”男声重唱组合第二男高音陈岸如表示,对自己团队未来的创作规划更加清晰,目标也更加明确。“未来,我们太阳之子必须要有自己的IP和代表作,有了这些政策和办法后,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创作出属于太阳之子的作品。”
“这些举措都有利于推进原创戏剧的发展,我将把这些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创作工作中。”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秦川说道。“在未来,东莞一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创戏剧,我们将按照‘七大文化’和‘四张名片’来作为创作方向,鼓励东莞广大的戏剧创作者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擦亮我们东莞创作在戏剧上这方面的品牌。”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表示,该《机制》对文艺创作有非常大的鼓舞和促进,而且让大家明晰了方向,指明了路径,对下来的创作增强了动能。“我们文联也会围绕市委的要求,在搭平台、育人才、出精品这几个方向来着力,鼓励各个文艺协会聚焦东莞,聚焦大湾区开展文艺精品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