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藉重阳时节,东莞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吕文彬、执行会长卫兆元、副会长兼秘书长范雪芳、常务理事刘满潮、理事万广明一行5人,上门慰问陈发枝老先生。为他送去诚挚的问候,并将“2022年度十佳会员”奖杯和证书送到陈老先生手中。
青年时期的陈发枝,在一次因公出差的路上,遭遇严重车祸后瘫痪,从此,他终日与轮椅为伴。
如今,八十五岁高龄的陈老先生银须白发,精神奕奕。笑言过往的他豁达睿智。
二十世纪末,高位截瘫的陈发枝伴随肌肉萎缩已不宜坐起来工作。他一直以来坚持天天看书,想着别人可以写小说,自己也可以。于是,他以家乡风土人情为题材,仰卧床中,将满腔热情和心血都倾注在《旱龙乡》的创作中,克服青光眼、骨折及各种痛苦的折磨,历重重困难、经七度寒暑,三易其稿,七八十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旱龙乡》在2007年7月付梓。
为了不让陈链的《琴轩集》这部巨著湮没,陈老先生自告奋勇,义务为家乡(厚街桥头)翻译此书。原文35万字的古文,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非学者专家,如看天书。陈发枝在杨宝霖老师的指导下,历经五载,这部原文、译文一共175万字的巨著终于在2018年大功告成,2022年底并获广东省社科联奖。为了让陈琏“重活”世人面前,他再将陈琏五十载的为官生涯写成小说,又完成了65万字的巨作《东莞名贤.琴轩外传》。
目前,陈老先生的著作超过三百万字。尽管高位截瘫,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他的精神如张海迪那般的值得学习,为中青年文艺工作者树立榜样,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活得更精彩。
在此,愿陈老先生老当益壮,永葆艺术活力。并如吕文彬会长所言:在有生之年再写一部自传。
资料来源丨东莞中华诗词学会
一审 | 许小文
二审 | 刘定富
三审 | 叶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