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莞文学艺术网!
11111
文联动态

见证东莞文艺新风尚,促进楹联事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东莞 风雅文联”楹联创作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640.jpg

  10月21日,“制造东莞 风雅文联”楹联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东莞市文联举行,来自东莞各镇街的楹联作者、爱好者50多人参与了活动。

  本次大赛由东莞市文联主办、市楹联学会承办,以“制造东莞 风雅文联”为主题,面向会员及全市广大楹联爱好者征集原创楹联作品,旨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发现东莞优秀楹联人才,培养楹联后备力量。藉东莞文联60周年之际,以大赛动员全市楹联工作者动起来、干起来,加快推动东莞楹联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640 (1).jpg

  大赛共收到楹联作品239副。大赛的评审工作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由评委会经过初评、复评、终评的严格评审(并特邀省楹联专家两名担任终评),最终35副楹联作品入选,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入围作品19名。

640 (2).jpg

  活动中,广东楹联学会驻会副会长左万青、会长助理兼秘书长陈腾杰,东莞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周伟贻,东莞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吕文彬等分别为获奖及入围作者颁发证书。

640 (3).jpg

  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东莞市楹联学会会长朱达明在活动上表示,本次比赛评选出了这批优秀楹联作品,歌颂东莞的新面貌,新气象。特别是在歌颂东莞制造,文联风雅事物,真正做到了讲好文联故事,讲好东莞故事。尤其是这批获奖作品代表了东莞楹联的创作水平,具有较高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举行本次颁奖仪式,是希望能“鼓励更多的楹联爱好者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为东莞楹联事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640 (4).jpg

  活动上,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广东楹联学会驻会副会长,广东楹联学会诗、词、联、赋赛事评委等左万青前来为东莞楹联作者的作品“把脉问诊”,以提升东莞楹联作者的艺术创作水平。他根据大赛征稿要求,并结合赛事背景和东莞实际,对本次楹联创作大赛获得等级奖以上的六副联作进行点评和赏读。

一等奖 周国勋联

文艺培根,沐六十年风雨,花花迎硕果;

工科守正,凭双千万本钱,业业创新高。

赏析:

  这是一副以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取胜的联作。首先此联较好地融合了“制造东莞”和“风雅文联”两个主题。布局上,上联以“风雅文联”为下笔主线。下联以“制造东莞”为下笔主线;谋篇上,上联起句“文艺培根”(以文化和艺术培养出来高尚的情操作为做人处事之根本)乃神来之笔,完善诠释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全联起到了非常成功的引领作用。一是通过上联二分句的过渡,与上联结句“花花迎硕果”相互呼应,让人读出文化艺术事业这棵树经过六十年的栉沐风雨、踔厉奋发,结出了累累硕果;二是下联通过起句“工科守正”之“守正”(恪守正道)二字,较好地承接了上联的“培根”,使本是不相同主题的两件事有了关联:何谓工业制造和科技的正道?乃是中华民族奋发创新、坚强自信的精神!

  其次此联取胜的关键在语言表现力上。作者以“培根”“风雨”“花花”“硕果”“本钱”等象征表现手法增强了联作的艺术感染力,使人读来老而不干。两结句既以“迎硕果”歌颂了东莞文联六十年来取得的好成绩,又以“创新高”展望了东莞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将来,张力十足。

  综上所述,该联纵有偏正结构“本钱”与并列结构“风雨”对仗不工之瑕疵,又有“双千万”所指不明之疏漏,也被大赛组委会评为榜首。

二等奖 韦永杰联

厂遍城乡,制造成名传世界;

业兴你我,精英发力创巅峰。

赏析:

  这是一副以颂扬东莞制造业的联作。上联以颂扬东莞制造企业为主线。起句描写了制造企业遍布城乡,结句描述了发达的东莞制造业名扬中外。这里的“制造”本是动词,但已经名词化,指制造业。下联以赞美东莞制造业人才为主线。起句是一个倒装句,本为“你我兴业”。倒装的目的是使之与上联的对仗工整。这里的并列结构词组“你我”已经发生转义,引伸为众人。“巅峰”也发生了转义,引伸为事物发展的最高峰。全联语言朴实,遣词恰当,脉络清晰,形对意联,风格雄浑,是一副以平稳的通俗易懂的,适合于宣传的实用作品。

二等奖 林忠联

八柱矗名城,傲立群雄,全凭智造;

一心酬伟业,深耕四海,大卷莞潮。

赏析:

  这是一副气势恢弘的,以东莞制业业为主题的联作。上联以产业为主线,从东莞制造业的八大支柱切入,高调颂歌,遣词上引用“智造”这一新时代战略思想术语,富有时代气息。下联以东莞人为主线,从东莞人目标远大切入,铺张泼墨,结句“大卷莞潮”在一二两分句的铺垫下自如生发,一股制造热潮呼之欲出,很有艺术感染力。全联言语精简新颖,气势磅礴,布局合理,形对意联,虽然“莞潮”一词有生造之嫌,但仍不失为佳作。

三等奖 刘枫联

六十载征程,在莞水旗峰,放飞梦想;

廿一支劲旅,于文坛艺苑,建立功勋。

赏析:

  这是一副讴歌东莞文联成立六十周年的联作。上联以文联发展历程为下笔主线,采取先总后分的写法,起句为总起直陈,二分句选择两处有代表性的东莞地名作状语,以点带面,结句则直抒胸臆,讴歌了六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文联工作者立足东莞,服务社会,有情怀有目标;下联以文联所属二十一个文艺社团为描写对象,以直叙手法,向读者陈述了文联所辖的社团在文化艺术方面建功立业。此联“莞水旗峰”“文坛艺苑”使用了句间自对、“放飞”“梦想”“建立”“功勋”既是词间自对,上下联间也可属对。全联对仗工整,脉络清晰,分句间环环紧扣,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语感,不失为一副平实易懂、语感流畅的好联。

三等奖 许明联

题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景色幽则人文盛,看我松山,每多锦绣;

谋猷壮而产业兴,喜其科技,独领风骚。

赏析:

  这是一副以点带面来讴歌东莞制造业的联作。全联以松山湖的软硬环境来布局上下联。上联讴歌了园区优美的外部环境和园区人文环境描写,这是松山湖发展的硬件。起句是一个骈句,“则”是连词,无实在意义,表示前后两个三字句是平列关系,并构成一组句内自对;这句的“幽”字可圈可点,产业园本来是制造工厂,正常情况下应该喧嚣繁杂,而一个反常的“幽”字写出了园区优质的绿色生态环境。二分句之“松山”指松山湖产业园区,与“我”构成复指成份,它既是当句“看”的宾语,又是三分句“多”的主语,是兼语成份。三分句的“锦绣”是并列结构词组,词组内可看成一组自对;在此语境中已经发生转义,引伸为美好的事物。下联是对园区宏伟蓝图的描绘,是松山湖发展的软件。下联结句之并列结构词组“风骚”也是发生了转义的词汇,引申为风情。此联对仗灵活,言辞古雅,风格典丽,虽相比于大主题格局小了,但也是小家碧玉,佳作一副。

三等奖 殷锦灿联

文联六十年,笔绘神州抒画卷;

莞造万千品,风行世界耀商圈。

赏析:

  这是一副以大赛主题“制造东莞·风雅文联”为内容的联作。上联以东莞文联成立六十周年为行文脉络。首句开门见山地点明了需颂扬的主题,结句赞扬了六十年来文联的文艺家们以心中的笔描绘如画一般的祖国河山。这里的“抒”字仄声,结句尾三仄,格律不甚和谐,且“抒”无舒展、展现之义,“抒画卷”语言晦涩。“抒”字疑为“舒”字之笔误。下联以东莞制造业为行文脉胳。首句以数量词“万千品”点出东莞制造业产能大、品种多,结句以“风行世界”“耀商圈”等短语点亮东莞这座“世界工厂”耀眼的光环。全联脉络清晰,对仗工整,分句间关联紧密,气脉顺畅。但存在几点瑕疵:一是上下联间关联不够,读来有诗钟分咏之感;二是“莞造”一词有生造之嫌;三是“抒”字遣词不当。

资料来源丨东官联韵

一审 | 许小文

二审 | 刘定富

三审 | 叶新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10-26 17:23:35  【打印此页】  【关闭

微信关注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