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莞文学艺术网!
11111
文联动态

您有一份投稿指南请查收!东莞市书协备战两国展看稿会在市文联举行

11月19日,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备战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十二届刻字艺术展看稿会在东莞市文学艺术院二楼礼堂顺利举行。东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及理事成员共50多人参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东莞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黄品功在看稿会上表示,东莞市贯彻落实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十二届刻字艺术展、全国第三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览创作工作推进会,自今年10月召开以来,市书协主席团成员、各位理事和各分会积极行动起来,纷纷以书法讲座、作品点评和创作辅导为切入点,开展展前的精品创作。希望通过举办多次看稿会,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创作技巧和技法,争取锻造出一批有思想、有深度、有高度的书法篆刻和刻字精品,在展览中取得最佳的成绩,为争创书法强市,助力文化强市建设增光添彩,力促东莞书坛“铸魂、强骨、塑形、出彩、飘香”,使东莞书坛异军突起,东莞书法繁花四季,为广东书坛的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现场投稿建议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姚晓刚:

姚晓刚结合自身参加多次全国书展的经验和体会,对本次投稿作品展开点评。他表示,东莞市创作八尺大草作品行数不宜太多,观察全国展的作品,发现一件八尺的作品五行是最好的,不管从视觉上还是书写把控上会更好,行数多了反而容易平板。另外一定要有墨色和字组。

小楷作品形式很重要,因为小楷字小近距离观看评审,首先是形式然后再是字形与墨色,其中墨色是最容易忽视,从看到的小楷作品大都写得太散,看不到从古人什么帖出来,自己的东西太多,受唐楷的影响太大。

业余书法作者尽量不要去写大篆,创作百来个字,篆法难免出错,拼凑不易准确,得不偿失,大家投稿时一定要注意。

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理事、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杨东雄:

杨东雄认为,投稿参加全国展览的作品,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作品提出要求:

第一,作品要体现出书者较为良好的艺术感觉。艺术感觉主要指书者对作品整体格调的把握,不可媚俗也不可野俗。

第二,作品要体现出书者比较深厚的传统功力,即书法艺术的基本法度。首先看其对毛笔的驾驭能力。其次看其对字形的塑造能力。

第三,作品要体现出书者较为灵活的应变能力。既要有强烈的传统面貌,又应该是对传统法度的再创造。此外,还要在创变中体现出一定的时代审美及个性追求。

第四,作品要有高雅、大气、简约、和谐的外在形式,包括作品的形状、质地、色彩、装饰及尺幅等元素。

第五,作品中的文字运用要准确。诗歌、散文、书论、画论等文本的来源,要选择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在学术界有良好声誉的出版社的版本,避免错讹。

第六,作品要体现出较为全面的素养,比如对落款的字体、内容、形式的表现,对印章甚至印泥的使用等,体现书者的综合能力。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刘胜:

刘胜表示,在投稿国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风格取向,在创作前先确定风格取向,取法哪一家或者哪几家的融合,这样有辨别度,评委一看就知道,但是如果只是取法一家时,就要有点新意,融入个人的想法,不能让评委感觉是集字作品;二是视觉效果,由于国展投稿作品量大,评审时评委眼光在每幅作品上停留的时间也就几秒钟,一般能首先跳出来的是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这当中也包括作品章法设计,要有一些美学审美,学会空间构成,但不能过于花哨;三是纸张选择,创作纸张要选择高质量的宣纸,这样既更容易表现墨色的变化,也不容易损坏,还能体现作者的重视程度和综合能力。当然也要根据书体,写的大小来选择适合的纸张。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刻字委员会筹备主任石顺增:

石顺增表示,今次点评收到冲刺13届全国书展的篆书作品和12届全国刻字展的刻字作品中,特别吸引人和有新意的作品不多。篆书作品还是临古不深,难以创新;刻字作品约有30多件,还是有几个很精彩,有的书写功底稍欠,有的刻的不够精细,还有一部分正在紧张创作之中,近期争取改进一下,做到尽善尽美,力争取得更大成绩为东莞市书协争光。

收稿提醒

东莞市书协将在12月10日至13日统一收稿及送稿(逾期不候)。东莞市中国书协会员(作品)由东莞市书协收集后送广东省书协,免初评后直接报送中国书协参加终评;非中书协会员(作品)由东莞市书协收集后送广东省书协参加初评后,由广东省书协统一报送中国书协参加终评。投稿作者务必按有关征稿启事要求填写好相关表格资料。

东莞市收稿地址:东莞市莞城街道可园北路2号东莞文学艺术院大楼二楼协会活动7室 市书法家协会秘书处(收),联系人:王思红

办公电话:22218741

手机:13929467615

投寄请注明“13届国展”或“12届刻字展”字样

资料来源丨东莞时间网

一审 | 许小文

二审 | 刘定富

三审 | 叶新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11-24 15:35:30  【打印此页】  【关闭

微信关注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