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文学中,江河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重要载体。江河不仅可以象征时间流逝、历史变迁,还可以寓意生命、力量和希望等,展示了人类的意志以及改变世界的愿望和力量。12月17日下午,“江河意象”东莞文学名家创作分享沙龙在东莞图书馆举行。作为东莞图书馆“市民学堂”第800期的特别策划,此次沙龙由东莞图书馆、东莞市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特邀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陈启文,文艺评论家、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胡磊,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新晋获奖作家莫华杰、谢莲秀、香杰新一同走进市民学堂,与读者畅谈文学与人生。
此次沙龙邀请的五位东莞作家,都在江与河的主题书写方面有着突出的文学成果。如陈启文著有长篇小说《河床》、散文随笔集《漂泊与岸——湖湘溯源笔记》《命脉——中国水利调查》《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中华水塔》,莫华杰的长篇小说《春潮》《世界微尘里》、谢莲秀、香杰新的《东江谣》均是围绕有关江河题材的文学书写。
“长期以来,江河一直是东莞作家笔下常见的抒情意象。作家笔下的江河不仅代表着地理地域意义上的江河,更是对生命意义、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的思考和创作。实际上,江河的书写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人文互动。”沙龙上,学术主持胡磊凭借自己对几位作家的熟知和在文学创作上的独到见解,不时就作家们分享的内容进行精妙解读,贯穿全场,引导沙龙主题的不断深入。
作为著有多部关于水、江河报告文学作品的作家,陈启文从水对生命、对人类命运的关系开始,分享他多年来对水与文学的研究。沙龙中,他用风趣的语言跟市民分享他多年来和江河的故事,不时引发观众的笑声。陈启文表示,“我是在长江边上长大的,因为写作我走过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到了那里,你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惆怅,会敬畏江河与生命的关系,明白生活的意义。今天沙龙的主题直接切入了我们生命最重要,最本质的一部分。”
“富江是我的母亲河,如果没有富江,我不可能写下《春潮》,从小在江边长大,被水浸润过的感情,写起来特别顺畅。”莫华杰就以他的长篇小说《春潮》的创作灵感开启《从渔民到作家》的创作分享。他表示,写作一定要有创造力,用有体温的,有生活气息的词语,因为接地气永远比假大空更有力量。故事和小说的距离,差的是文学性,好故事只是小说的一部分,而文学性,除了读书领悟之外,更多时候还要深入生活,要贴近大自然,让自己与天地万物产生感情。
谢莲秀和香杰新则与市民分享了他们共同创作《东江谣》时,到东江源头、东江沿岸进行采风的精彩故事和对江河与文学创作的领悟。谢莲秀表示,她对东江一直有一种很特别的情感。在创作《东江谣》时,她想对东江这条母亲河两岸的文化进行一个梳理,为此她专门去到东江源头进行创作采风,与当地人进行交流,获得了很多的创作灵感。之后,她又走访了河源、惠州、东莞等东江沿岸的城市,感受到这条江寄托着很多人的情感,这条江的两岸孕育着丰富的文明。这些过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但也是因为这些采风的感受,让她的故事活起来了。
“东江是一条乡情之河,也是一条生态之河、文化之河、活力十足的发展之河。”香杰新从东江与东莞城市发展的关系切入,分享他在创作时对东江这个意象的思考。“从东莞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来说,都离不开东江。作为东莞人,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工作,对东江这条母亲河跟东莞这个城市文化的密切感受非常深,这也让我在创作《东江谣》时融入很多对家乡的情感。”
【延伸阅读】
用智慧照亮城市生活
东莞图书馆“市民学堂”18年800期
十八年桃李春风,知识讲座润人心。自2005年5月举办首场公益讲座至今,东莞图书馆“市民学堂”已开展18年,2023年12月17日迎来第800期,为这一品牌活动立下重要里程碑。作为东莞城市阅读的生动载体,“市民学堂”是东莞图书馆针对东莞城市特点和发展需要而创办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公益学习交流平台,也是东莞图书馆面向广大市民开展的长期性、公益性的知识传播品牌活动,旨在传播先进文化,培育学习风尚,提升城市魅力。十八年来,东莞图书馆“市民学堂”不设任何听众门槛,获得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在周日下午去图书馆听一堂主题讲座,已经成为许多东莞市民的生活习惯。作为“市民学堂”第800期的特别策划,此次文学沙龙也得到市民积极响应,沙龙现场参与的市民们在认真聆听作家分享的同时,也不时与作家们进行亲切互动,现场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氛围。
“今天能够与这么多知名作家面对面,听他们分享在文学创作中的故事,听他们解读对文学创作的理解,对我的启发很大。”前来参与沙龙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就很喜欢阅读,自己也会写一些散文,所以经常来东莞图书馆借阅、看书,也非常喜欢参加东莞图书馆“市民学堂”的活动。这样的主题讲座让他获益良多,也备受启发。
“市民学堂的开设,不仅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也让我们市民可以接触到很多先进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从而提高市民素质和对城市的归属感。”前来参加沙龙的王小姐告诉记者,她是“市民学堂”的“铁粉”,只要有机会,她都来参加。这次的文学创作沙龙非常好,让她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东莞图书馆阅读推广部负责人赵爱杰表示,自开展以来,“市民学堂”高要求遴选主讲嘉宾,高质量策划演讲主题,多渠道大力宣传推广,先后邀请了白化文、叶永烈、梁晓声、敬一丹、马瑞芳、六小龄童、马伯庸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已形成经典阅读、文学欣赏、时事评论、城市文化、家庭教育、法律法规、历史民俗、生活感悟、艺术赏析等系列讲座,年均举办各类主题讲座50余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示范作用,于2013年被评为东莞市十大学习品牌。此次第800期的特别策划,东莞图书馆携手东莞市作家协会举办关于“江河意象”主题的文学沙龙,就是希望通过让市民与知名作家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获奖作家面对面交流,激荡市民思想,启迪市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思考。
“今后,我们也会继续针对东莞城市特点和发展需要,举办更多的公益主题讲座,为市民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公益学习交流平台,把时代的思想带到市民身边,让聪颖的智慧照亮城市生活,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赵爱杰说。
资料来源丨东莞时间网
一审 | 许小文
二审 | 刘定富
三审 | 叶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