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莞文学艺术网!
11111
文联动态

喜讯 | 东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张笑艳入选“广东民间文艺青年优才计划”

  为加强广东省民间文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广东省民间文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创作水平,推动广东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广东民间文艺青年优才计划”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于2024年至2033年举办,按照10年五期,每期20人的计划,共培养和推出100名锐意创新、富有潜质、勇攀高峰的广东民间文艺青年人才。

1723103726103388.png

  “计划”第一期(民间工艺美术类)20名人选已公布,祝贺我市民协会员张笑艳成为东莞唯一人选顺利入围。


敢去想,踏实做

莞邑修复师养成记

  张笑艳,80后,东莞麻涌籍,馆员。现为文物修复师,独立策展人,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东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东莞“民间工艺能工巧匠”、东莞理工学院知行学院及东莞市第五中学客座讲师,公众号“遂初书房”主理人。

  张笑艳很早即接受艺术文化的气息熏陶,培养在此方面的成长自觉。其幼承庭训习书法至今,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先是在外企担任总秘负责翻译邮件,后当媒体记者。2008年,张笑艳因缘际会结识了原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修复大师钟卫平先生,并有幸拜其门下学习字画修复与装裱。自此,尽管其在莞城图书馆在担任策划部负责人的工作很忙碌,她仍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用在跟师父研习修复事情上,从自觉训练到广泛阅读专业书籍,她为职场上的随时转身时刻做好准备,如是,默默地在等待中磨练了七年。

  2015年,张笑艳在莞城图书馆创办东莞市唯一一所古籍文献修复室,开始了职场的转身。理想不敌现实,2019年,张笑艳选择离开体制选择创业,全心全意走修复文保事业道路。从业以来,她多次参加包括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艺术基金等业内修复培训,曾到故宫文物医院古书画装裱修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建华工作室进修字画修复(一对一)。十年磨一剑,她的技术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赞誉,多年来修复了大量或民间或公家的藏品,其中包括包括东莞历史名人王缜夫妻画像(清)、东莞伯何真家族丝织物(清)、各时期族谱地契甚至西方古籍;为澳门广大中学、深圳博物馆、深圳档案中心、中山博物馆、BRAND杂志、东莞理工学院、东莞中学、袁崇焕纪念园等单位的提供藏品修复、纸本文物修复培训、讲座,以及传统文化公教活动;2022年受邀到深圳档案中心开展为期45天的修复培训(讲座)与馆藏修复指导工作。其中,何真家族诏书丝织品修复案例获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举办的“理念与方法——艺术品保存修复研究展”优秀奖。个人2021年获粤港澳大湾区频道颁发的“湾区传承人物”称号;2023年获“广东省年度优秀民间文艺家称号”。其个人事迹以及文保修复故事多次被学习强国、中国妇女报、新华网、广东省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

1723103757122141.png

  从事一门冷门且专业的行业,张笑艳越深刻感受到文化断层,也更知晓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把大众眼中生涩甚至枯燥的传统文化甚至传统技艺走进大众的视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对此,有着丰富的策划经验的张笑艳对此颇有心得。“当你真的把一个工艺(文化)吃进去,消化透了,往往便能用最通俗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凭借着对传统工艺的独特见解与深刻认知,张笑艳融入现代策展思维,近些年陆续推出了一些展览和公教活动,受到不错的反响。2022年在大岭山图书馆举办的“生花笺纸展风流——百年笺纸科普展”首次把曾经日常的笺纸文化展现在今人面前;在雅昌(深圳)艺术中心美术馆策展当代展“重瞳——版的多种表达”,探讨版的古今呈现;2023年策划“一岭天香绕古今——大岭山莞香文化展”梳理了东莞的莞香文化史,为推广传统文化做更多有益的实践。


钻研修复技法

摹古创新做文创

  修复一门手工艺,但也是一门科学,它不是单一学科,而是多种学科多种工艺的集大成者。凭着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张笑艳在求艺路上不断学习,开拓修复能力的边界,修复材质的包括但不局限在纺织品、古字画、中西文古籍以及盒子、皮球、玻璃画等杂项。摹古创新,张笑艳一直在努力尝试着,运用传统工艺搭配现代设计思维去创作作品。锦盒纸巾盒,古籍书灯,大理石纹可翻阅的小书胸针……这些小玩意都是她业余时间的探索作品。

  瑞香科植物能造出高品质的皮纸,而岭南史上曾有名纸“蜜香纸”。为了揭开“蜜香纸”谜团,张笑艳采用国家地理标志、莞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内百年莞香树皮,运用传统造纸术复原“莞香皮纸”。重现“东莞符号”。

  “素手纸韵——东莞风物原创手工笺纸”木刻水印作品是张笑艳最为用心的尝试。该作品挑选了可园、鳌台书院、绿绮台琴、白兰花、莞草、香蕉、烧鹅、千角灯、伦明书房及修复师之手这几个具有东莞风俗与人文故事的文化符号进行绘作,请国家非遗大师手工刻版,选取上好手工纸,附以套色、拱花等传统工艺人手刷印而成,既重现了古代木刻水印工艺的同时,也向世人展东莞丰富多样的风土人情。此作品2022年参展“第四届中国设计大赛及公共艺术专题展”,2023年获“第十三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优秀奖”。


1723103786699696.png

  “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将是伴随我一生的工作使命,我也将继续努力尝试,不断拓宽自我边界。”——张笑艳


资料来源丨东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一审 | 张 璇

二审 | 刘 浩

三审 | 叶新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8-06 15:40:41  【打印此页】  【关闭

微信关注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