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东莞文联有了“新空间”,依托“东莞文艺空间”,各类特色鲜明的文艺活动接连展开,高质量展览也不断落地。今年以来,“东莞文艺空间”有哪些亮点成果?东莞文学艺术院副院长、研究馆员吴妮这样说。
东莞文学艺术院副院长、研究馆员吴妮。
南方+:今年以来,“东莞文艺空间”有哪些亮点工作? 吴妮:利用“东莞文艺空间”,搭平台,育人才,开展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显著的文艺活动。 如“无限城门”摄影展——刘中摄影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塑说匠心”五人联展、原点——东莞当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影像·致敬——东莞文联成立60周年60名老艺术家肖像影像展”、首届“印象东莞”中国画创作展 、“墨韵传情”道巅书法作品汇报展暨书法集首发式、“龙龘东莞·剪约民艺——东莞市第二届剪纸作品展”、“相期与来——东莞市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学术提名展” 、“岁月如歌——何炽佳、谭钧烈油画作品联展”“翰墨润心 书道立人”莞城建设小学师生书法展等10场展览,迅速引发文艺界的热议,成为众多媒体的文艺新焦点,带动媒体传播的广泛影响,吸引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热切关注。
学生群体参观“龙龘东莞·剪约民艺——东莞市第二届剪纸作品展”。
南方+:东莞美术馆联盟的成立,对东莞各大美术馆发展有何意义? 吴妮:东莞美术馆联盟在“联”“育”“美”三个方面下足功夫,为潮流东莞“增色”,为文化强市“添彩”,尤其注重通过互相走动交流、跟班学习、业务培训和采风等形式,提升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我们东莞文艺空间来讲,不仅有效发挥了市文联的优质资源,还能够通过业务培训、跟班学习、采风、实地观摩等方式,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艺术展馆内容的高质量推进。 南方+:接下来,文艺空间有哪些工作计划? 吴妮: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东莞文艺空间”的孵化功能,以“东莞文艺新实力”展览项目为重点内容,搭平台、育新人,通过个展、联展等形式力推市内书法、美术、摄影、工艺等青年优秀人才,让东莞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通过展览加以呈现,供大众品读与欣赏,被收藏家珍藏,被艺术评论家评论,逐渐将“东莞文艺空间”打造成一个集艺术展示、艺术传播、艺术欣赏于一体的艺术展示系统;进一步提升“东莞文艺空间”的联络功能,利用文艺空间加强与各文艺家协会,以及与全国文联、协会的互动交流,助推东莞文艺空间以“一馆多主题”方式开展活动,助力城市之间艺术的深度融合,以丰富、优质、潮流的文化供给展现“东莞文艺空间”的良好艺术形象;扎实推进“东莞文艺空间”的服务功能。加强与东莞美术馆联盟的互联互促,让更加多元的社会力量躬身入局,投入“东莞文艺空间”的发展中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市的背景下,整合各馆馆藏和艺术家的资源,举办精品展览,以艺术方式讲好“东莞故事”,做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的文化赋能。2025年1月,东莞文艺空间计划由黄强、戴腾飞、丁真、黄彩云等八位青年艺术家联合举办“霓袂·绽放”——东莞市青年八人艺术作品展。明年还有更多个展、联展在筹措之中。
南方+:美术馆,在城市发展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吴妮:国有和民营美术馆的优质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多元化文化空间的互补、协同效应得到了有效发挥,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丰富的高品质文化供给;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促进文化交流与教育、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促进设计师、策展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城市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资料来源丨南方+
一审 | 张 璇
二审 | 刘 浩
三审 | 叶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