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莞文学艺术网!
11111
文联动态

文艺周末|我与东莞文联的故事——黎启天:因文而联的那些人、那些事

作为在东莞成长起来的优秀诗人,黎启天一路的成长与东莞市文联、东莞市作协密不可分。他感怀道:“许多与我深度交织,走进,并成为我生命一部分的人、事、情,都因是与东莞文联互相交接而生发。”跟着这位东莞文艺工作者的思绪,我们一起回顾了二十多年来,他与东莞市文联经历的一幕幕,重温那些因文而联的事与情。

  问:作为在东莞工作了二十年多年的文艺工作者,您当时是怎么与东莞市文联结缘?

  黎启天:20世纪90年代末,我大学毕业后,我的第一站是广州的《粤港信息日报》,后听闻东莞厚街正面向全国招电视新闻粤语播音员和记者,怀着对电视播音员憧憬,便来到了东莞。因我曾在大学期间有主编刊物验,及在全国、省级媒体从事过实际工作,有一批论文、通讯、报道、剧本、文学作品在省级刊物发表并获奖的经历,工作需要,兼干起了群文及报刊主编等工作。在统筹组织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等各协会活动的过程中,便与市文联开始了延续至今的文艺情缘,这冥冥之中似有某种力量在牵引。面对着当时连办一个美术书法摄影等多门类、综合性的展览都难凑齐作品数的文艺现状,想办法挖掘激活文艺新力量,策划举行了文学、书画、摄影等诸多大赛。大都是首届首次举办,自然就少不了要市文联各协会的主席、专业人士前来点拨指引,评审把关。于是,便与市文联的老师们开始了难解的文艺之缘。期间在文学与摄影创作方面,还取得了一些成绩。创立厚街作家协会分会;厚街的摄影队伍也是那时从一点一滴的组织发动培育起来,形成了日渐壮大的群体;同时,组织一班老同志定期开展诗词交流,形成了厚街诗词队伍的雏形。另外,2000年也联合《诗刊》社组织举办了“南粤诗会”,得到了市文化局、市文联的支持。

  问:当时在与文联、作协的老师们相处的过程中,哪些事和情让您至今难忘?

  黎启天:很多很多,如曾任《东莞文艺》主编胡海洋老师,他当时是市作协副主席,常叫我投些稿件给《东莞文艺》。有一天,我到他家里与文友们聚会交流,也带去了几篇大学时写的小说,他拿着我的稿件,在稿件是勾勾划划,完全把参加聚会的其他几个朋友忘记在了一边,直至夜深,别人一个个告辞离去,也无动于衷。就这样,居室内只剩我们俩,谈稿件,谈创作,谈文学,直至眼满血丝,直至东方发白。像胡海洋老师这样,深入到广大文艺工作者中去的文艺名家还有许多,如当时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陈锦波、美术家协会主席黄泽森等等。有一次,在我参与组织下,他们到与厚街陈仲仪、方文等十多位美术家共同在一幅八尺大的宣纸上作画,众人你一笔,我一抹,各种笔法融于一体,颇有新意,带动着基层文艺的发展。当时的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陈锦波爱跑基层,与摄影爱好者打成一片。我们常组织在一起看摄影幻灯片,也常邀请省、市摄影协会的老师来交流点评作品。渐渐,影响和带动了更多人参加入来,厚街的摄影队伍快速壮大。

  问:后来您好像到了执法部门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也是在这个时期,您的工作业务与文联的业务关联不大,但您的诗歌创作却反而进入一个高峰期,这期间是什么触发了您的创作灵感?

  黎启天:是的,2013年,我调到执法部门工作,开始了从综合文化执法到文旅体综合执法,再到综合行政执法的持续十多年的行政执法工作。工作内容与市文联的业务彻底没有了关联。可是,生活似乎总有一双无形的手的操控着,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目睹执法对象的生存状态及种种经营现实情景,办理案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法律间的交缠,让我真正深入到了社会细胞的内部,让我深入到了行业百态的社会万象中,离开了文字思维的工作状态,进入了人事交织的社会现实心境,全新的工作领域,巨大的业务反差,反倒一下子激活了内心积蓄已久的创作火山,竟利用工作之余写下了一批诗歌。我之所以选择诗歌作为写作重点方向,主要是诗歌短小凝练,在跑步、开车、甚至上厕所………都可以随时随地将生命体验产生的灵感火花记录下来,化而为诗,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而,当置身于执法业务的新语境中,视野得到开阔,生命不断产生出新体验,心灵时有震颤,我文字的思维如电脑系统重置,涅盘重生。期间,签约了市文联第五届签约作家项目,这个签约项目,又让我有幸作为广东诗人代表,入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第31届“青春诗会”,入读第31届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班。想不到执法工作表面上看似让我与市文联在空间上相隔更远了,但实质上却产生了诗歌的化学反应,让我与文艺创作更紧密相连,与市文联在生命的本体上有了更深入的内在关系。

  问:2016年开始您担任了市青年诗歌学会会长,这个期间您是如何推动东莞诗歌创作不断繁荣?

  黎启天:2016年,接过了市青年诗歌学会会长的“接力棒”,先后组织了“诗行莞邑”创作采风活动,走进了十多个镇街;举行了“旗锋论诗”诗歌沙龙等系列诗歌活动,东莞市青年诗歌学会还在寮步、桥头、石碣等镇设立了分会或创作基地,诗歌的须茎根植镇街。东莞市青年诗歌学会还“旗峰观诗-东莞诗人”诗歌展,推介了30多位东莞诗人作品专辑,加强与外地诗歌团体的互动交流,向外推介东莞诗歌。以东莞市青年诗歌学会为前站,除了开辟诗歌专栏发表东莞诗人作品外,东莞市文联每年分别至少一次组织名刊名编或国内一流的作家、诗人前来举行文学讲座、改稿会、交流会。浓烈的诗歌氛围和良好的创作环境带动了一批年轻诗人加入诗歌创作的行列。东莞诗人进行着相对独立的诗歌探索和实践,各种创作形态并行同存,形成了百花齐放,兼容并蓄的格局。

  问:您觉得诗歌与东莞这座城市是什么关系,东莞文联等机构在推动诗歌发展中又发挥了哪些作用?

  黎启天:东莞,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试想,如果没有执政者们诗人般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又怎能带领人们将一个农业县建设成现在的品质都市?如果没有建设者们诗人般的探索、试验精神又怎能呈现出眼前这片科技创新的东莞景象?如果没有人们诗人般的炼金术、想象力,又怎会产生我们正置身其中的引领潮流的商业模式?在东莞科创制造名城里,在机器与商业之间,流动着看似毫无经济效益的诗歌,这种巨大的差异比照,本身就是一种诗意。诗歌,如一条河流般飘荡着的胸巾,正挂在东莞这座城市的胸前,彰显着东莞的品质内涵。

  当前,东莞市文联仍不遗余力,持续推动诗歌发展。2022年启动的“诗意东莞”诗歌朗诵系列音乐会,不到半年时间,密集走进了石龙、大岭山、横沥、东城、沙田等多个镇街。2022年9月,东莞市文联与《诗刊》社联合主办,在清溪镇举行“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创作交流活动,给东莞诗人提供了新的创作动力和方向。东莞这片适合诗歌生长的土壤,呈现出了一片多元并存的繁荣景象,在全国诗歌版图中突显,受到了国内诗界的日益关注。回顾二十多年来,我与市文联关联的一幕幕,面对前眼前渐次铺开的东莞文艺新时代画卷,心弦被深深触动着。我意识到,文艺创造已是东莞创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莞的文艺创造必将如工业创造一样,成为东莞创造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作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41226134114.png

  黎启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东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刊》社第31届“青春诗会”成员,鲁迅文学院第31届青年作家班学员。作品在《新华文摘》《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作品》等主流文学期刊发表,并有作品入选数十种权威选本。出版有诗集《你刮了胡子就跟我一样年轻》《伶仃洋叹歌》《零丁洋再叹》等多部。

资料来源丨东莞市作家协会

一审 | 张 璇

二审 | 刘 浩

三审 | 叶新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12-21 17:00:21  【打印此页】  【关闭

微信关注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