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与万江滘联社区为结对单位,为积极响应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号召,以诗词楹联文化为引领,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诗词楹联文化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东莞诗联高质量发展,白玉兰诗社积极响应市诗词楹联学会的“诗联赋新声,唱响‘百千万’”之“滘联乡韵”的创作主题,积极发动会员创作,辑此作品,以飨读者,不妨来领略一下诗人眼里的滨水新城,活力万江中的“滘联乡韵”。本期为“诗词点评”部分。
诗词点评
谒东纵水乡游击队李屋分队遗址
梁家天
烽烟散尽谷如倾,旧廪何曾降旆旌。 若使当年无壮士,岂能言梦不言兵。 易林人点评:四句诗表达,既深邃又婉转。东江纵队原是英雄纵队,作者立意不在于言旧事,而在于记旧情。今天我们言“中国梦”实现全民小康,如果没有当年的那些英雄,用鲜血换来和平,今天又岂能安心言梦?言语铿锵,发人深省。 题东莞万江滘联龙舟 赵秀敏 若隐嶙峋爪,长怀布雨功。 泥中存厚望,浪里竞豪雄。 战鼓声犹劲,江流梦未终。 山呼龙势起,腾跃好歌风。 易林人点评:此律读来主打一个欢快,从头致尾层层铺陈递进,诗意轩昂。写的是赛龙舟,但气势有如真龙降临。最可赏处是谋篇布局,情绪逐步升高,直到尾联“山呼龙势起,腾跃好歌风。”诗写尽而势未收,兴未穷。 滘联遇稻浪有题 范雪芳 昔为稻粱谋,今缘大写幽。 江声南亩外,吟诵十分秋。 易林人点评:如今城市中的稻浪,和油菜花田一样,其主要意义是观赏。城市中回味乡村景象,勾起旧的记忆,所以是“大写幽”。“十分秋”就是晚秋,稻浪恰是此时的景物。听着江声似通人情,向人吟诵这十分的秋色。寄情于景,笔法娴熟。 正丫启龙 桑舒 年年四月起波潮,龙启滘联旗彩飘。 风入老榕听往事,烟光水色入春韶。 王晓丽点评:一首诗只一句出彩即为好诗。这首诗起句用“起波潮”引人向往,究竟为何会起波潮?第二句承接回答,因“启龙”活动开启了以诗联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的万江滘联基地。转句以拟人笔法:“风入老榕听往事”,风在听老榕树讲过去的故事,悠长悠长。最后以景寓情:“烟光水色入春韶”,画面明畅,将新时代融汇在春天最美的风景中。 仁厚里古渡 颜景凤 古渡千年犹未闲,听风抚柳话新天。 欲为游子思乡梦,初月浮来化作船。 王晓丽点评:仁厚里古渡历史悠久,诗人站在这里,认真听风言语,看风抚柳,在这样一种惬意、闲雅、静美的心情里,共同感受沧海桑天的变迁。此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双眸如梦幻般浮现出一弯明月,在水中像船儿一样驶来,它可以载着思乡的人回到家乡。整首诗以情为主线,写千年古渡的古今变迁及思乡之情。 题正丫村姻缘树 李月好 枝叶繁多根柢连,相携守护立江边。 情深修得三生愿,寄与后人花月缘。 王晓丽点评:姻缘树根根相连,枝繁叶茂,相依相守多少年?转句言情理,许是感情太深了,一生相依,二生不离,三生不弃,这样的愿景不正是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吗?寄托着对有情人的花好月圆之美意。小诗朴实敦厚,说理自然明了,且意蕴深长。
本期点评|王晓丽 易林人
推优主持|彭穗芳 李 丽
编辑|邱持久 陈中全
组稿|桑 舒 彭穗芳
资料来源|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
一审 | 张 璇
二审 | 刘 浩
三审 | 叶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