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广东省第八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开幕式在长安镇图书馆举行,进一步推动了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一场彰显文化艺术之美的书法盛会。“南雅奖”作为广东省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书法赛事,于2006年永久落户长安,一直以来备受全省书法爱好者的关注。
办好“南雅奖”书法篆刻展
打造“千亿长安 新质生活”城市品牌
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原主任王彦,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岭,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垂林,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高景海,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晓棠,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颜奕端;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蔡国康;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长安镇党委书记叶孔新,长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肖洪,长安镇人大主席李福全,长安镇党委副书记戴浩平、刘兵兵等镇领导出席开幕式。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全体成员,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市文联有关领导,以及长安镇领导班子成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各社区书记、宣教文体旅系统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21个地市的书法家协会代表、本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金、银、铜奖获奖者参加开幕式。
高景海、杨晓棠、肖洪作致辞,颜奕端宣读了获奖名单,王彦、王垂林、杨晓棠、叶孔新、高景海、王学岭、颜奕端、张彤飚分别为金银铜获奖作者颁发了证书。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为广东省第八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拉开帷幕,并手持“南雅奖”印章,以“落印启幕”的方式,共同印下对“南雅奖”最美好的祝福。
高景海在致辞中表示,“南雅奖”是广东最具学术性、艺术性、原创性的书法品牌,自2002年批准设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成为展示广东书法创作水平、推介艺术人才、孵化精品力作的重要平台,在培养和挖掘广东书法人才、推动书法强省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东莞市和长安镇连续八届举办“南雅奖”,镇委、镇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为“南雅奖”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次展览活动,是广东书法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展出的213件作品,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以及省内巡展,能够让更多的群众走进书法艺术的世界,希望广东书法界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大主题,深入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唱响时代主旋律,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贡献文艺力量!
杨晓棠表示,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承担着记言录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是中华民族世代守护传承的文化瑰宝。东莞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享誉海内外的邓尔雅、容庚等书法篆刻大家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长安镇是东莞市首个GDP破千亿的镇街,也是全国响当当的文化强镇。第八届广东省“南雅奖”书法篆刻展汇聚了全省书法界的精英,展出了众多精品力作,必将为全市人民带来一场高水平、高规格的书法艺术盛宴。“南雅奖”永久落户长安,对长安、对东莞的书法艺术兴起和普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很多年轻人和青少年学生爱上了书法艺术,并不断探索。希望长安在千亿镇新起点上,既要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市民文化素养,推动长安在文化强镇、东莞在文化强市建设的征程上有更好发展,继续以文化强市建设为抓手,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充盈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做好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的大文章,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贡献更多长安力量;同时更好地引领更多市民尤其年轻一代热爱书法、热爱篆刻、热爱文化,进一步增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底气和信心。
肖洪表示,长安是产业重镇、人口大镇、经济强镇,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省第3个千亿镇。“南雅奖”是广东书法篆刻创作的最高奖项,2006年固定落户长安,到今年已经是第八届。“南雅奖”是全省书法篆刻爱好者交流书艺、展现才华的重要舞台,也是长安点亮城市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作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长安奋力当好东莞市文化强市建设排头兵,不断擦亮书法、粤剧、摄影等文化名片,努力缔造更多文化新场景、新业态,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镇。站在千亿镇的新起点上,长安将深化文化强市建设,全力办好每一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持续打造“千亿长安 新质生活”城市品牌。
仪式上,颜奕端宣读广东省第八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获奖情况的通报。
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为广东省第八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金、银、铜奖获奖者颁奖。
王彦、王垂林为金奖作者颁发证书
杨晓棠、叶孔新为银奖作者颁发证书
高景海、王学岭、颜奕端、张彤飚分别为铜奖作者颁发证书
本届书法篆刻展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主办,由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协办,长安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长安镇文化服务中心、长安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安镇图书馆、长安书苑承办。
据了解,广东省第八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自2024年4月29日起征稿,至7月28日截稿,共收到省内各地稿件近3800件。经过评委会严格评审、公示、考核,最终评出获奖、入展作品、入展提名245件。其中,金奖2名、银奖5名、铜奖12名、入展162名、入展提名64名。
广东省第八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金、银、铜奖获奖者名单
金奖:马国峰(东莞)、钱志鹏(广州)
银奖:陈启文(揭阳)、郑献文(汕尾)、赖沁婷(潮州)、廖崇佑(茂名)、谭泽永(广州)
铜奖:王建平(东莞)、江炎冰(揭阳)、许远林(河源)、严金华(深圳)、李伟国(佛山)、李浩文(茂名)、邵毅(汕头)、林舒畅(汕尾)、黄显霖(佛山)、蒋盛海(珠海)、蔡锦幸(深圳)、黎裕华(江门)
严选精品力作
展示书法篆刻艺术魅力
据了解,1月16日至2月28日,广东省第八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在长安镇图书馆举行。
本届展览的181件作品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汇聚了众多书法家的精品力作,其中既有深耕书坛印坛多年的前辈大家,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在此交相辉映,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艺术画卷,展现出新时代广东书法与篆刻艺术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开幕式后,举办了“万福迎春”书法公益惠民活动,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岭进行了“ 以学养书 ”的书法讲座,并现场点评备战全国第二届书法小品展览作品。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颜奕端说,本届书法篆刻展邀请的外省评委占60%,本省评委占40%,在评审的过程中,也引用了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软件,还有最新评审办法,一环扣一环,过五关斩六将,好的作品都呈现出来了。
“我们金奖空缺3个,本来5个,只评出了2个金奖,宁缺毋滥,就是一定要选出最好的作品,最后涌现出两件非常精美的金奖作品,一件楷书作品,还有一件行草书作品,代表当前广东书法艺术的创作水平。”颜奕端说。
东莞参赛选手马国峰创作的小楷作品《宣和书谱选钞》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广东省第八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金奖。
“东莞长安承办这样的一个活动,给我们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展示书法艺术的平台。我在东莞待的时间比较久,东莞这一片具有文化底蕴的沃土滋养了我,让我成长起来。”马国峰说。
广州参赛选手钱志鹏创作的行草书作品主要书写了杜甫诗作《雨晴》,夺得本届书法篆刻展金奖。
“参赛让我书法艺术水平有很大的提升,每天都要写,从早到晚准备这一个参赛作品,也是很费心思。我现在比较年轻,还要向各位老师和书法界的前辈去学习。”钱志鹏说。
“感受到长安镇非常浓郁的文化氛围,祝长安镇越来越好,也祝我们的‘南雅奖’越办越好”。广东省第八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银奖获得者赖沁婷说。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点亮城市文化生活
近年来,长安镇围绕“文以化人 长乐安宁”的文化核心理念,以“思想引领+文化供给”为主线,以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导向,高位推进文化强镇建设。打造了“莲花山下+”城市文化空间、长安书苑、“莲花山下·莞”等一批高颜值、高水平的文化空间,持续擦亮“南雅奖”“选堂奖”“莲溪书香节”等一系列文化名片,以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南雅奖”是广东书法篆刻创作的最高奖项,也是广东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书法文化品牌。从2003年在长安成功举办首届展览、2006年固定落户长安,至今已经是第八届。
作为展示广东书法创作水平、推介艺术人才、孵化精品力作的重要平台,“南雅奖”始终秉持引导广大书法爱好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在培养和挖掘广东书法人才、推动书法强省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经过二十多年的积淀,“南雅奖”已成为全省书法篆刻爱好者交流书艺、展现才华的重要舞台,更是东莞市和长安镇点亮城市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
资料来源丨东莞市书法家协会、长安文联 一审 | 张 璇 二审 | 刘 浩 三审 | 叶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