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与万江滘联社区为结对单位,为积极响应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号召,以诗词楹联文化为引领,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诗词楹联文化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东莞诗联高质量发展,白玉兰诗社积极响应市诗词楹联学会的“诗联赋新声,唱响‘百千万’”之“滘联乡韵”的创作主题,积极发动会员创作,辑此作品,以飨读者,不妨来领略一下诗人眼里的滨水新城,活力万江中的“滘联乡韵”。本期为“七绝·七律”部分。
七绝
题滘联新村
任柏光
妍廊雅院倚江滨,古渡龙舟故事神。
犹喜碧波千叠锦,新村蝶变万家春。
荷月轩(新韵)
龚平
支江活水随潮涨,蕴润东官德化淳。
鸟隐高榕争雀跃,亭轩翰墨藕香频。
滘联龙舟赛
方爱弟
敲锣擂鼓壮龙船,奋力挥桡箭出弦。
两岸助威千万众,欢呼折桂乐崩天。
正丫村连理枝
方爱弟
两枝交互乐缠绵,相伴河湾年复年。
若是情投和意合,阴晴风雨也相欢。
闻东莞师范教育文化馆落地万江滘联社区
冯丽芳
视频传影像,记忆破长烟。
莞邑几多里,莞师逾百年。
新楼存雁字,幽馆展云笺。
一一告同学,青春在滘联。
经游龙大街
彭穗芳
树茂花红款步前,廊轩出水接云烟。
行来鼓乐频频起,无限风光箭在弦。
秋过滘联
彭穗芳
浓阴叠翠竞秋风,鸟唱枝头望眼穷。
绿水长歌闲里过,汝来一梦几人同?
过蒲草公园
王红燕
秋光未觉减蒲影,尽日风情著水烟。
十里云收明镜里,端知照见半春天。
龙舟传说
颜景凤
神龙趁夜去巡游,不是高榕不系舟。
只为人间知大义,两千年事说从头。
神话龙舟(新韵)
管广欣
底事洄游到石龙,经年蛰水感神通。
归期托梦村姑口,虹雨陪程返旧涌。
咏滘联村之姻缘树
邱文军
连理接根繁叶延,久经风雨胜从前。
恰如情侣手牵手,护惜共看时景迁。
仁厚里古渡怀远
梁家天
自送兰舟向九瀛,秋波从此未曾平。
谁言已作无期别?百载犹闻拍岸声。
过蒲草公园
梁家天
蒲绿渐肥水渐清,时闻娇啭两三声。
奈何归笛相催急,未向深丛拜鹤兄。
过仁里古渡
石晓玲
波光云影接晴空,曩昔水程今未通。
古渡无舟青石老,东江十里正秋风。
题正丫村连枝树
石晓玲
两树一柯相挽牵,青青立在碧江边。
想来汝亦与人似,携手好过风雨天。
古渡新妆
任远图
浮光掠影正丫头,往事如烟付激流。
老树参天能见证?楼高路敞换春秋。
滘联采风
桑舒
芳水悠悠绕滘联,千年古渡孕诗篇。
老榕含笑迎佳客,复送秋光作绮筵。
过蒲草公园
桑舒
东江水润草犹肥,滟潋秋光逐梦飞。
遥见鹤仙频起舞,滘乡流韵入清晖。
过仁厚里古渡头
桑舒
鳞波细细入商暮,拂面清风犹似诉。
万里秋光揽梦华,芦花雪浪曳荒渡。
起龙广场
陈熹谷
四十多年如一春,清风拂面百花匀。
凭阑俯首龙头望,若见当时比赛人。
题滘联东堤路
千山
水光潋滟映东堤,秋暖蒹葭绿碧溪。
一众骚人闲信步,风飞花落入诗题。
仁里古渡遗址
彭穗芳
卓立河堤数百春,青砖黛瓦证红尘。
依然风雨门前过,不见当年掌舵人。
正丫起龙广场
彭穗芳
高枝细叶向天葱,云影波光秋色融。
昔日神龙今静卧,它朝破浪论英雄。
题滘联创作基地
彭爱民
本是高秋叶未黄,弥园鸟啭共花香。
想来物候知应景,好予诗家赋藻章。
题滘联古渡头
彭爱民
江水悠悠洗旧尘, 千年古渡物华新,
了无忙碌商船影, 黎庶家家巨贾身。
滘联连理枝树
彭爱民
葱茏古木云天蔽,翠叶参差错节奇。
修到千年人共枕,轮回几度树连枝。
滘联采风
莫柳娟
冉冉风清蕴桂香,舒怀最是共秋阳。
吟情几度随心发,画卷新开绘水乡。
过蒲草公园
莫柳娟
秋风过处绿依然,袅袅芳菲半染烟。
堪叹凫鸥长驻足,此间小坐胜神仙。
题正丫村姻缘树
水云闲
相思总是了无期,那得双栖朝暮时。
多少牛郎和织女,羡它缱绻不分离。
滘联行之红色礼堂
问风
万里河山一片红,礼堂肃静访英雄。
莘莘学子研归去,盛世中华更建功。
滘联行之李屋门楼
问风
李屋门楼石径斜,小桥流水几人家。
黄莺唤我请留步,迎面飘来一片花。
滘联行之连理榕
问风
枝接枝兮根接根,一生连理正丫村。
寄言世上小儿女,先拜双榕再订婚。
滘联行之古仁里
问风
古树参天古渡头,阿婆淘米伴飞鸥。
当时繁盛今何在,一曲江声入海流。
滘联行之游龙大街
问风
绿树红花随意栽,门前街道绝尘埃。
年年但得游龙降,溪水春风四季来。
东堤行
问风
滘联行处百花香,村主东堤浇水忙。
小径弯弯欲归去,清风好客扯衣裳。
滘联采风之芳草园
问风
霞作衣裳柳作腰,正丫湾畔舞飘飘。
游人请到小亭里,随我乘风上九霄。
咏粉黛乱子草
问风
秋风如酒正丫湾,粉黛饮兮微醉间。
窈窕身姿扶不起,可怜知己是红颜。
万江滘联蝶变
李月好
往日荒凉只见天,涌河污浊路难前。
今时幸有春风致,跃起飞龙逐梦圆。
题正丫村姻缘树
李月好
枝叶繁多根柢连,相携守护立江边。
情深修得三生愿,寄与后人花月缘。
起龙习俗有题
方茂标
滘联古渡又鸣锣,掀动人间岁月河。
果是飞舟能逐梦,水乡生活已成歌。
正丫村姻缘树
方茂标
干抱根伸两树缠,一江云水证姻缘。
有情修得枝繁茂,风雨来时俩并肩。
起龙广场见龙舟
任远图
临高远眺水连天,近泛清波耀眼前。
静卧强龙横碧浪,整装待发欲离弦。
仁厚里古渡
李贺新
华榕碧水鸟留人,和唱当年傲气新。
人货如轮村脉旺,赢来富贵万家春。
访滘联仁厚里遗址
梁建成
向水天成宋代修,繁华渐远负江流。
今逢盛世神龙醒,潮起湾区古渡头。
滘联村女书记李婉乔
廖建光
岭南天地大东江,头雁婉乔酬众芳。
引领社区龙助力,全村蝶变换新装。
万江滘联起龙广场
廖建光
一河两岸看江中,龙虎登场赛事隆。
央视亲临全直播,乡村处处国旗红。
万江滘联龙船传奇
廖建光
失联半月雾濛濛,途遇甘羹护玉容。
渺渺东江水流急,归来民赞一神龙。
万江滘联村
廖建光
三面环江看滘联,立村南宋七百年。
女官引领贤郎力,一改曾经今眼前。
题正丫湾连理枝
周国勋
共守清江数百年,枝枝叶叶互缠绵。
生来若有同频意,草木花心亦可连。
老龙舟失而复得
万广明
沉睡老龙年一醒,悄然不见甚稀奇。
得知廿里身浮现,逆水潜行千古谜。
古渡头有怀
万广明
遥望江中候泊舟,炎天歇荫坐榕头。
乘凉惬意烦嚣却,一棹清风任去留。
镇海塔
万广明
塔富神威镇海魔,千秋屹立雨风磨。
祈能五谷丰收保,亦愿维安法胜戈。
起龙广场见闻
李贺新
又听龙船去学仙,梦回村妇百多天。
尽收江海灵神气,福得东官乐万年。
十月十八日滘联行
朱荣光
又见龙舟腾滘水,分开气象万千层。
征程已是如天朗,不懈当前奋赋能。
题正丫村姻缘树
王红燕
消息杳无成惘然,流光又促雁江边。
疏林一树连枝秀,每向痴云费尽牵。
过仁厚里古渡头
王红燕
仁风长使鳞波动,厚德早为门范闻。
柳影最先兼到福,青青春在渡头云。
正丫启龙
王红燕
滘乡水色真云阔,大笔喧争润渡头。
蒲绿传催时物主,起龙启处满风流。
七律
题滘联起龙
易林人
相邀九夏击中流,粤地先声竞楚舟。
急鼓最宜催水阵,锦标只合系龙头。
动如逐鹿心同切,快胜离弦箭一筹。
何事新风追古俗,惟因大节活千秋。
与诸子重游滘联
刘云玲
曲径小桥招旧游,豆棚瓜架自依楼。
老榕荫下多耆老,晚稻田边觅鹭鸥。
挝鼓回旋新棹试,当风指顾大江流。
谁人与约端阳节,把臂还来看竞舟。
正丫湾起龙有感
卫兆元
东江碎浪细如鳞,几树榕阴驻水滨。
去岁滩藏舟影杳,今朝蛟出玉颜真。
彩旗狮舞游人乐,碧海波淘濯桨新。
来日蟠龙高跃起,竞时矫捷抖精神。
滘联起龙广场
管广欣
莞邑人和物产饶,年来更唱盛时谣。
勇开风气营都市,请起龙舟作省标。
世界非遗驰誉远,广东新语著书昭。
芳名引我清游后,梦里常将感悟描。
注: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到:“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
游水乡滘联
周国勋
十月金风到滘联,水乡景物似春妍。
榕公叶茂莺声绕,古渡年深汗迹镌。
三圣殿中多善客,正丫湾里满龙船。
而今又具诗词气,同驾文光续向前。
正丫村起龙传说
长傲
正丫村里起龙奇,岁岁端阳展伟姿。
沉睡河泥期雨顺,腾飞水面盼丰禧。
旧年传说留佳话,今日欢声动碧漪。
千古民风承久远,祥光瑞彩永相知。
访滘联
周玉娥
别有一村江畔亲,绿浓掩映似阳春。
从来里巷传儒道,犹忆河湾御寇人。
榕翳千年祈海晏,潮流五水泽烝民。
试看端午开欢靥,竞渡龙舟宛若神。
本期推优主持丨彭穗芳 李 丽
编辑丨邱持久 陈中全
组稿丨桑 舒 彭穗芳
资料来源丨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
一审 | 张 璇
二审 | 刘 浩
三审 | 叶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