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初春起,东莞诗联讲堂如同一股温润的文化清流,悄然滋润着这座城市的一隅。它以诗词为媒,以楹联为介,已成功举办了十余期,每一次都汇聚了一些诗词爱好者的热情目光,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找到了新的生长点,焕发出勃勃生机。
春风送暖,3月15日,东莞诗联讲堂(第十五期)走进了风景如诗似画的与市诗词楹联学会结对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万江滘联社区。此次,讲堂与“百千万工程”携手并进,旨在通过诗词的深远影响,为社区的文化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居民的精神世界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滘联社区的龙船基地,历史的厚重与诗词文化的韵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上半场,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助理钟吉豪以其深厚的文学积淀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咏史与律诗灵活对仗法》的精彩讲座。他首先通过学员们的咏史诗作品,逐一剖析其中的可圈可点之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仿佛是在为每一首诗作进行细致的号脉。随后,钟老师结合律诗的严谨结构与灵活对仗,巧妙地将名诗佳作融入讲解之中,展现了咏史诗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听众们在他的引领下,不仅领略了律诗的韵律之美,更深刻体会到了咏史诗背后那悠远的历史情怀与文化积淀。
下半场,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白玉兰诗社社长范雪芳则以《走近诗词的音韵》为题,为听众们开启了一扇通往诗词音韵世界的大门。她从诗词吟诵的规律入手,巧妙地将方言元素融入其中,通过生动的互动方式,让听众们深切感受到了诗词音韵的和谐与韵律的优美。粤语,作为岭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蕴含着独特的音韵美感。在范老师的吟诵中,粤语的声调抑扬顿挫,韵律和谐流畅,犹如一股清泉洗涤着听众们的心灵。范老师的讲座不仅让听众们对诗词的音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更激发了大家对方言吟诵诗词的浓厚兴趣与热情。来自滘联社区的陈旭堂表示,粤语吟诵仿佛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听众们心中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那些关于童年、关于乡情乡音的片段,在粤语吟诵的旋律中逐一浮现,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
本次东莞诗联讲堂走进万江滘联社区,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一些有着诗词爱好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诗词的深远影响。同时,这也为社区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推动了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东莞诗联讲堂能够继续秉承传承与创新的理念,为更多热爱诗词的人们搭建起一座座心灵的桥梁。
资料来源丨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
一审 | 张 璇
二审 | 刘 浩
三审 | 叶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