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由东莞市文联主办、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承办的“2015东莞市文联艺术沙龙第3期:朗诵的艺术境界”在市文联一楼会议室举行。市朗协顾问丁仁仲,市朗协副秘书长林静,市朗协理事王一丁、王春山以及市朗协会员、朗诵爱好者约50人参加了讲座。讲座由副秘书长林静主持。
一舟,副教授、诗人、著名朗诵家。系北京朗诵研究会会员,深圳朗诵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学工部和朗诵协会特聘朗诵、演讲指导老师,新浪UC朗诵文学区顾问、中华朗诵网顾问。2008年获国家六部委举办的“中华诵”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13年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届夏青杯朗诵大赛二等奖。参加过CCTV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国教育台、河北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太原电视台、深圳电视台、桂林电台、电视台等的大型朗诵会。出版有语言类专著《误解的陷阱》和《无师自通——朗诵技巧速成》《绝境》《春天》《初中文言文配乐朗诵》等多种个人专著、朗诵表演和教学光碟。
一舟首先对朗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朗诵是一种艺术。朗诵是声音艺术,但又不仅仅是声音艺术,更是一种以声音为主的表演艺术,朗诵是文学的表达,是文学作品的立体化和再创造。”一舟指出,实际上朗诵和朗读、播音等都不相同,其中朗读、播音是转述别人的话。而朗诵则不同,朗诵者把声音传达给听众,同时他在声音当中要包含着形象和情感,这是主要的区别。
一舟认为,朗诵与阅读的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个朗诵者,一定要有一定的文学阅读量,而且要讲究阅读的深度和理解。只有深入阅读、深入理解了才能更好地通过朗诵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朗诵者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多读书,深入读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千文一诵的问题。朗诵声音是需要艺术化的,像唱歌一样需要练习。
一舟现身说法与听众互动,教大家一套名为“意念发声理念”的发声练声方法。首先要找到发声的状态,通过叹息体验法、哈欠体验法、呕吐体验法等体验和练习发声时的器官状态。其次进行气息练习,找到气息用力的方向,也即气沉丹田,用模仿蛤蟆鼓气或小狗喘气的方法进行腹肌用力练习,进行气息持久和均匀练习,用“嘿、哈、厚、霍”四个音练气息等等。此外还教给大家咽鼻共鸣、胸腔共鸣、头腔共鸣等发音法。
一舟认为,朗诵除了发音要注意,字音也需要进行艺术处理,要注意字音的形状感,因为每个字声音的位置和动态、形状感觉都是不同的,同一个字很多时候字音也是不同的。一个人的声音不光要听着舒服,而且它要听着有变化,这是朗诵的特别要求。一舟说:“字正腔圆是基础,字音变化是境界。”
讲座结束后,好几位现场观众即兴上台朗诵,让一舟进行点评。在观众的演示与一舟的点评中,大家还一起探讨了“吟唱”等其他的朗诵形式,讲座在喜悦、欢快的浓郁氛围中圆满结束。
(文/市朗诵艺术家协 文/王金春)

文艺沙龙“朗诵的艺术境界”在市文联举行

著名朗诵艺术家一舟的讲座精辟专业、深入浅出

一舟老师示范意念发音法

观众即兴朗诵

听众专注地聆听讲座

一舟老师与大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