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东莞市政协指导,东莞公共外交协会与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以此讴歌先烈先贤,礼赞志士能人,传颂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同时增强广大人民的自强意识和爱国情怀。
——编者
李东来:匠心铸造
东莞图书馆文化名片
东莞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领域,均以务实脚步不断探索追求新的发展,有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强烈意愿。新世纪以来,东莞先后提出建设“文化新城”和“文化名城”,以及建设“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文化广场之城”等系列战略目标,东莞图书馆、玉兰大剧院、东莞展览馆等一批高水平文化设施,快速崛起于行政中心广场。这些设施像城市文化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输出文化动力,表现出东莞敢为人先的文化追求和文化自觉。
筹建东莞图书馆的时候,1984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系,37 岁就拥有正高级职称的李东来成为馆长的最佳人选。伴随着图书馆的打桩声,李东来将自己的缜密思考和大胆设想融入其中,建筑和装修做了两次较大的调整。随后,他又参与和主导制定《东莞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2002—2010)》,奠定了图书馆事业发展蓝图。
东莞图书馆定位明确,即知识信息的集散地、市民终身教育的学校、东莞地方文献的宝库、地区图书馆的中枢、高雅的文化悠闲场所,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流图书馆。
东莞图书馆
2005年9月28日,作为东莞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图书馆——东莞图书馆新馆揭开面纱,正式开馆。新馆大气恢宏,靓丽夺目,建筑面积 44654 平方米,建筑规模(当年)在全国公共图书馆中位居前列。
图书馆建好后,万事开头难,尤其软件方面基础薄弱,存在大量空白和不确定性。李东来主导确立了服务立馆、人才兴馆、科研强馆的建馆方向,以及提升大众文化趣味、助推整座城市文化水平提高的服务宗旨。为增加馆藏和充实文献资源,他利用各种渠道和线索进行搜集;为植入新的服务模式,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他亲自抓培训、带队伍,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他带领图书馆团队经过三年艰苦细致的工作,全面加强了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及各类软件开发,终使软件和硬件的建设齐头并进相互匹配。
与此同时,李东来运用技术的力量、专业的力量,优化图书馆组织和服务形态,丰富图书馆内涵,激活城市文化服务业发展,推动大众阅读,打造精神文化高地。在 2008 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李东来就说过:“技术不是最重要的,但技术是最有效的。”他还说:“服务也要靠本事,你没本事怎么服务?你得拿出货真价实的东西来,这就要靠技术体系、技术平台,靠扎扎实实的内容。”
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
在李东来主导下,东莞图书馆研发和应用新技术一发不可收,新的服务系统不断涌现。2005年9月28日,全国第一家无人值守 24 小时开放自助图书馆在东莞正式启用。2005 年 12 月,全国首个图书馆 ATM(图书自助服务站)在东莞图书馆启用,此举使东莞在全国最早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时空全覆盖。
李东来在行业内掀起一波又一波创新浪潮。每次进步都离不开技术驱动,使东莞的文化建设经验形成“干货”,走向全国。基于技术开发和运用的自助图书馆和图书馆ATM 服务,投资小、见效快,效益明显。这些做法一经实践,迅速产生积极广泛的影响,全国各地各级图书馆纷纷引进,逐渐推广和普及开来,10 多年后的今天已蔚然成风,成为业界“标配”。
下面这份无比靓丽的“全国首创”成绩单,便是李东来带领团队创新实践的硕果和创新精神的折射。
【国内第一家漫画图书馆】第一家漫画图书馆于2004年7月在东莞图书馆试开馆,于2005年9月正式开馆。2016 年,漫画馆按照“动漫文献信息中心、创意活动场所、产业服务基地、发展研究平台”四个发展定位升级改造后重新开放。
漫画图书馆
【全国首家粤剧图书馆】2005年9月,全国首家粤剧图书馆在东莞图书馆正式启用。粤剧图书馆是以地方剧目为特色的专题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文献阅读、视频欣赏、展览及研究参考服务。目前共收集粤剧文献资料达1万多种,经典名剧名段一千余段。
粤剧图书馆
【全国首个获文化部创新奖的地级市公共图书馆】2007年1月,东莞图书馆“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与协同发展模式”项目获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通过建设市、镇(街)、村三级架构,总馆、分馆、服务站、图书流动车、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5种形态的合理布局,东莞实现了全市“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时空全覆盖服务模式。
【全国第一个荣获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的“国际创新奖”】2008年6月,东莞图书馆荣获由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主席颁发的首届“国际创新奖”,成为美国境外第一次,也是中国第一个受到 ALA 表彰和奖励的图书馆。
【全国第一个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的地级市图书馆】2008年6月,东莞图书馆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项目,获准 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东莞图书馆是全国继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后获得立项的第四个公共图书馆,也是全国第一个获准立项的地级市图书馆,使东莞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全国第一个拥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地级市图书馆】2012年12月,经过严格考察筛选,东莞图书馆凭借较好的科研人力基础、资源设备条件及丰富的项目研究经验,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为国内首个可自主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地级市图书馆。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首个分馆】2008年9月27日,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图书馆正式签约,设立“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东莞分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首个分馆正式落户东莞。
李东来向来宾介绍东莞图书馆
【全国首个“国家公共数字文化体验区”】2012年,东莞图书馆凭借着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上较好的设施、人才队伍等基础条件,以及长期以来创新性的服务探索,被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授予“国家公共数字文化体验区”。
对图书馆事业的专注和坚守,也成就了李东来。“2013 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评选揭晓,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等 7 人获此殊荣,成为全国县以上 3100 多家公共图书馆同业中的翘楚。李东来本人先后荣获“文化部第十四届群星奖”公共图书馆服务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基层文化先进工作者、“2013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本文作者:赵江)
- END -
“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指导单位:东莞市政协
主办单位:东莞公共外交协会、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东莞市作家协会、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
声明:本文旨在传颂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属于社会公益传播行为。部分选用的图片或引述的文字来源于互联网,仅作为相应内容的链接和印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一并向为本文作出贡献的人士致谢!